作者|楊 璐
編輯|甄 瑤
出品|幫寧工作室(gbngzs)
“小米YU7,馬上就要發布了。不少朋友說,SUV市場比轎車競爭更激烈,小米還能沖出重圍嗎?這個領域高手如林,每個都有超強的競爭力,確實競爭非常激烈。但我相信,YU7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魅力。”5月21日上午,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發文稱。
再過一天,YU7就要亮相,然而小米SU7(參數丨圖片)的安全風波至今卻并未平息。自小米汽車“3·29”事故發生后,國家加強了對汽車宣傳的監管力度,車企紛紛謹言慎行,將傳播重點聚焦安全。
一時間,全行業開始卷起了安全。
5月21日,吉利汽車在新能源安全技術分享會上,討論隱藏式門把手背后的硬核安全實力、電池安全新國標,以及電混的安全、性能、效能的終極平衡。
此前,5月13日,奇瑞汽車舉辦以“底線”為主題的安全之夜活動,發布智慧安全系統及守護者安全俱樂部。
4月,吉利汽車宣布計劃建成全球全域安全試驗中心;長城汽車展示了今年剛剛建成的亞洲最大的安全實驗室,占地面積3.9萬平方米……?
輕舟智航安全質量總監吳丹丹認為,安全問題本是小概率事件,但隨著智能汽車時代加速到來,輔助駕駛系統大規模上車,小概率事件放到大基數里就會呈現出來,對車企、用戶及整個行業帶來巨大影響。
“卷安全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智能輔助駕駛量產規模和用戶基數變大,二是用戶人群變化。”吳丹丹對幫寧工作室說。
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兼CEO袁小林認為,安全和科技就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任何科技的發展,如果失去了安全這個底座,不僅毫無意義,而且會動搖這個行業最根本的價值基礎。
當前車企不遺余力地宣傳安全,目的何在?是于“紅海”中構建技術壁壘、錨定用戶心智,還是在規避法規與輿論風險?
監管揮刀,市場反撲
一聲令下,車圈變天。
近來,汽車監管部門對諸多功能傳播話術予以規范,智能電動汽車的傳播逐漸告別野蠻生長,進入標范化時代。
今年5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輕型汽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征求意見稿,強制要求安裝AEBS。
AEBS(Advanced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即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是汽車主動安全技術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實現輔助駕駛的基礎功能。
“過去,由于成本、技術等因素限制,(AEBS)未能成為汽車標配。現在,隨著感知設備等零部件成本下降以及技術能力的提升,這些配置逐步具備了成為標配的保障。此外,海外相關法規的實施也為我們提供了參考。”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紀雪洪在接受媒體采訪中表示。
業內預計,新規實施后,中國輕型汽車AEBS裝配率將從目前的不足60%,迅速提升至100%;市場規模有望從2024年的380億元,激增至2026年的1200億元,形成千億級藍海市場。
5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開征集對《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的意見,擬對電動式、隱藏式車門把手的布置、標志、安全功能、結構強度等作出規定。
再往前,4月2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關于規范駕駛輔助宣傳與應用的倡議書》,強調車企一要切實履行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二是要規范營銷宣傳行為,三是切實履行告知義務。
同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新規將動力電池“不起火、不爆炸”改為強制性要求,將于2026年7月1日起實施。
此外,2025年1月1日起,《GB24550-2024汽車對行人的碰撞保護》開始實施,要求車企在設計新車型時,必須采用柔軟材料和結構,一些帶有外露鉤、錨和鉸鏈的硬派風格車型,將面臨更高的設計門檻。
7月1日起,《GB26134-2024乘用車車頂部抗壓強度》將實施,對車頂抗壓強度提出更高要求。
輔助駕駛、AEBS、隱藏式門把手……這些都是新能源汽車的產物,它們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處于嘗鮮期,而今衍生問題浮現,到了必須監管、統一標準的時刻。
另一方面,市場訴求重回安全軌道。在一次次的安全冒險中、在一次次頗感雞肋的使用后,用戶對汽車新功能的期待值升高,希望不僅要有,更要好用。
《2025新能源汽車消費趨勢洞察》報告顯示,目前有85.67%的消費者將安全列為購車首要因素,超過了價格和能耗成本。
根據中研普華的調研數據,2025年,超60%的購車用戶愿意為智能輔助駕駛功能支付額外費用,但前提是必須確保安全。
車企聞風而動。上海車展前連夜修改PPT,將智駕話術更換為“輔助駕駛”。不僅如此,還升級加強包括底盤安全、駕駛安全、網絡安全,甚至空氣質量、防輻射等功能安全的傳播。
5月19日,長城魏牌在上海的用戶中心交付首批全新高山車主,并在儀式上再次強調了對“安全”的思考。
今年,長城汽車耗資5.1億元的安全碰撞試驗室建成使用,該試驗室設置8條碰撞軌道,每年進行超過2000次碰撞測試,僅單個假人造價高達1千萬元。“安全不是為了一場競賽,而是每個家庭的生死線。”魏牌CEO馮復之說。
奇瑞汽車在安全之夜活動上透露,其在安全研發方面投入1000億元,試驗室占地30萬平方米,團隊超過2000人。今年1月,奇瑞申請了一項名為“車輛安全島碰撞試驗的系統及方法”的專利。
4月上市的別克GL8陸尚,專門針對老人、孩子可能遇到的安全隱患做了設計,包括全車防夾、母嬰級健康標準的車內空氣質量,并參照業界領先的電磁安全標準打造座艙,電磁輻射值僅為手機通話輻射的1/30。
過去,汽車安全話語權一直被跨國汽車巨頭壟斷。如今,中國車企從卷價格、卷配置到卷安全,逐步拿到汽車安全的主動權。
安全怎么“卷”
在監管層與用戶層的雙重要求下,汽車從設計到生產,都向著更實用、更安全而來,減少了一些華而不實的創新追求。這也是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然而,如果不再用新奇或是堆料來增加賣點,那么,汽車安全還能怎么卷?
“作為汽車工業的后發國家,中國應跳脫‘事故驅動’的被動路徑,在已有技術與經驗基礎上,提前布局、主動防御,以系統性思維提升整體汽車安全水平,避免重走傳統車企以‘血的教訓’換技術進步的老路。”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周青表示。
首先,在智能化汽車時代,安全競爭可能進一步聚焦于系統可靠性和事故預防能力。
“沒有最安全,只有更安全。”輕舟智航聯合創始人兼總裁侯聰對幫寧工作室表示,“智能輔助駕駛的長尾問題需要持續優化解決,從而達到智駕比人駕安全10倍以上。安全性對比的焦點從‘配置功能差異’轉向‘安全的確定性’,不一定哪哪都能開,但能開的地方一定要安全好開。”
奇瑞在安全之夜活動上,展示了獵鷹輔助駕駛大模型,其依托億級全球數字場景庫,讓風云A9L能提前300米識別風險,自動規避“鬼探頭”等突發場景。這套系統由蕪湖全球研發中心42個實驗室、每年超300臺次實車碰撞、5000條電池測試的海量數據支撐。
在廣汽智能化安全峰會上,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闡述了智能化重塑汽車安全的三大變革:其核心目標已從傷害減輕轉變為風險預防,技術體系已從機械硬件升級為智能系統,對用戶的價值已從被動剛需躍升為主動價值。
為此,廣汽集團構建了星靈安全守護體系,通過功能安全、數據安全、網絡安全的全域融合,為用戶打造高安全、可信賴的出行體驗。
其次,自建安全試驗室。
隨著車型更新速度加快,很多功能測試的節奏變得緊張,于是,車企紛紛自建安全測試試驗場地,如長城、奇瑞等。
盡管前期投資較大,但長遠來看是一本萬利。自建安全試驗室,可以更好地協調研發進度,減少在外部測試機構排隊等待等因素導致的開發周期延長。
做輔助駕駛系統也一樣。侯聰表示,提高安全性,成本必然會增加,但一開始就考慮周全、以終為始地去做安全設計,那么,成本增加是可控的。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表示,奇瑞的安全來自3點:第一,安全是理念的源頭,是設計出來的;第二,安全是冗余出來的;第三,安全是測試出來的。
不過,當安全變成行業新一輪競爭焦點,行業和市場應警惕陷入安全營銷陷阱。
其一,過度吹噓安全。這與業內對輔助駕駛的宣傳同理,某一項功能無論安全性多么高,都不代表該功能就是絕對安全。
“沒有一個行業是靠吹牛吹出來的。我認為技術研發要絕對追求上限,但是市場的營銷要絕對謹慎,要告訴消費者下限。我們往往很多時候在上限和下限之間模糊,就產生了認知的偏差。”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在央視《對話》欄目中說。
奇瑞汽車執行副總裁李學用認為,安全是底線,在上車使用推廣方面,要無限地保守,要做到極致。
嵐圖汽車CEO盧放強調,安全永遠是第一優先級,責任必須清晰。
其二,安全是基礎,不是附加值。
“紅旗把安全做到了第一位。安全是1,包括智能化在內的其它都是0。沒有1,所有的0加起來還是0。”中國一汽總經理助理兼紅旗品牌運營委員會副總裁柳長慶說。
“我們每天都在碰車,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在去實驗室的路上。”尹同躍曾言。
隨著當前行業在電動化、智能化時代加速挺進,面對千差萬別的海外環境和多元化的用戶需求,打造安全必須與時俱進。
近日,雷軍對小米汽車的事故進行了回應,稱未來小米要在汽車安全的領域成為同檔次最安全的車,要做的不僅僅是合規,也不僅僅是行業領先水平,而是超越行業水平。
有業內人士坦言,安全是造車企業的基本能力,而不是用來發表的“豪言壯語”。另外,安全是對車開在路上的保證,而不局限于試驗室的數據。
“符合強制標準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此之上,還需要對智駕安全制定衡量標準,比如事故率統計,從而建立起用戶的口碑和信任。”吳丹丹對幫寧工作室表示,“從安全到讓用戶安心、從一味地追求功能到追求用戶體驗,將是未來的安全競爭焦點。”
隨著智能汽車的發展,在今天尚存爭議的智能安全,在未來將成為車企的基本功;用戶的信任票,將投向那些安全基本功扎實的汽車品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