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印巴沖突硝煙初散,印度便向70多國駐印武官通報“朱砂行動”戰果,試圖宣告勝利,引發國際廣泛關注。
印度在沖突結束后,一系列舉動盡顯其對“勝利”的急切宣揚。國內層面,總理莫迪發表講話強調“朱砂行動”達成既定目標,全國放假10天舉行“勝利慶祝活動”。國際上,印度積極向70多國駐印外交官通報,極力營造戰勝巴基斯坦的輿論氛圍。印度國防情報局局長拉納在簡報會上稱,印軍通過密集多領域作戰,行動綜合、精準且迅速。
印度總理莫迪(資料圖)
但現實卻給印度的“勝利論”潑了冷水。巴基斯坦在沖突中擊落5架印度戰機,雙方互換戰俘,沖突核心問題如克什米爾爭端、跨境恐怖主義指控等均未解決,印度遠未實現戰略目標,其所謂的“勝利”更像是自欺欺人。
在此次印巴沖突期間,土耳其對巴基斯坦的支持態度鮮明。土方雖未官方回應是否對巴援助武器,但一架土耳其運輸機降落巴基斯坦機場,引發外界對其軍援巴方的猜測。此前,土耳其在國際事務中,面對敘利亞內亂,總統埃爾多安亮明態度,不允許敘利亞再次分裂,對地區事務展現出積極干預姿態。這種行事風格延伸至印巴沖突,讓印度將土耳其視為“敵對陣營”。印度不僅未邀請土耳其代表參加戰果通報會,還采取禁止民眾前往土耳其旅游等手段進行“報復”,但這些舉措更多是情緒宣泄,并無實質威懾力。
印度總理莫迪(資料圖)
中國在印巴沖突中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中國的重要鄰國,中方重視與兩國關系,一直堅持客觀公正,呼吁雙方保持冷靜克制,避免局勢升級。外長王毅與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會談時,明確表示中方歡迎并支持兩國通過對話妥善處理分歧,實現全面持久停火,中方愿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中國既未軍援任何一方,也未選邊站隊,只是正常報道事實。然而,印度卻因中國媒體報道巴方宣稱擊落印度戰機等情況,屏蔽中國官媒賬號,指責中國“為巴基斯坦宣傳”,此舉凸顯印度的心虛與不理智。
從國際社會整體反應看,法國、英國、美國等G7國家和歐盟在沖突后召開外長會,明確要求印巴通過外交渠道解決分歧,并未認可印度的“勝利”。美國雖與印度有軍事合作,但在關稅問題上毫不退讓。這表明印度在國際輿論和外交博弈中,并未因單方面宣揚“勝利”而獲得實際優勢。巴基斯坦憑借持續的邊境軍事部署和國際輿論反擊,有力回擊了印度的“勝利論”。
印度總理莫迪(資料圖)
印巴沖突長期存在,根源在于領土、宗教等復雜矛盾。此次沖突中,印度急于宣揚勝利,背后或是出于轉移國內矛盾、增強民族凝聚力等政治意圖。但這種無視事實的做法,不僅無法真正解決沖突,還可能導致地區局勢持續緊張。未來,印巴雙方若想實現地區和平穩定,必須回歸理性,通過平等對話與協商解決分歧。國際社會也應持續發揮建設性作用,推動雙方走向和平共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