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了這么多年書,見過形形色色的孩子,我發現一個規律,在初中階段那些成績差的學生當中,基本都有下面這些問題。
1、天天在寫作業,每晚搞到十二點,成績還不見好。
很多初中生都會掉進作業的陷阱里,看著每天都很忙碌,很努力,實際上一點用也沒有,就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自己從不思考問題,習慣用行動上的勤奮去掩蓋思想上的懶惰。
正確的做法:作業一定要分主次,從難的作業做起,寫的時候多問自己這道題考查的是什么知識點,換種問法我還會嗎?
這里就得特別說一下,很多人都習慣從簡單作業做起,那些抄抄寫寫的任務一來沒什么用,二來太浪費時間,等你把這些都抄寫完,再想去寫難題,已經累到不行了,哪還有精力去思考?學習不思考,你就永遠進步不了。
2、考試試卷發下來后,看一眼答案,對一下答案,然后就直接扔一邊了。
這樣做等于白考,考試的作用就在于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問題是發現了,但你不去解決,任由問題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后想解決都解決不了。
正確的做法一定是要第一時間糾正錯題,搞清楚為什么做錯?這道題涉及到哪些知識點?換個條件自己還會不會做?還是說壓根就不知道題目在講什么,完全沒思路?
一定要把這些問題給搞清楚,當天改完后,第二天再做一遍,過一周后做第三遍,下次考試前做第四遍,把這個流程執行到位,成績想不好都難。
3、上課聽懂了,以為會了,結果一做題就懵在原地,考試不會做的一大片,典型的“一聽就會,一做就廢”。
聽懂了不是真懂,能講出來,并且思路清晰不打結,這才是真懂了。
正確的做法:讓孩子去當小老師,把當天學的內容講給家長聽,或者對著空氣講也行,比如這道數學題考察的是什么,正確解法是什么,如果換個問法,這道題如何去問,以及如何去解答?
若是在講的過程中卡殼了,證明這個知識點還是沒有完全吸收,需要重新回到課本去理清一遍,然后再繼續去講題。
4、太看重人際關系,有時候想努力,卻被別人的幾句閑言碎語給澆滅了熱情,最后不得不放棄努力。
你再看看學霸,基本沒這個心思去搞什么人際,他們一門心思學習,哪會去理學習之余的那些破事?
正確做法:遠離那些不愛學習,還整天影響別人的那些人;學會自己偷偷努力,為自己負責,別被別人幾句話就影響到決心,你應該用你的進步,用你的成績正面回擊他們,而不是逃避。
以上這四個問題,在很多成績差的孩子身上都能看到,只有改正了,成績才有希望逐步提升。家長們可以看看你家娃是否有這些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