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鞏固“雙減”成果,推動作業改革與教學創新,提升教師作業設計能力,日前,肥西縣教體局舉行2025年義務教育階段作業設計大賽,全縣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科學等14個學科共254名教師齊聚一堂,在本學科領域展開一場以“匠心”敬“初心”、讓“設計”湛“技藝”的頭腦風暴。
本次大賽分為小學和初中兩個組別。競技現場,參賽教師以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及各學科課程標準為依據,根據作業設計資源包,在3小時內獨立完成包含:作業內容、時間要求、評價設計、設計意圖等整體設計,重點考察學科核心素養轉化能力。
從整體來看,本次大賽作品亮點紛呈:語文、道德與法治、歷史等學科能體現單元整體設計的理念,聯系生活進行情境化作業設計;英語、生物、地理等學科凸顯實踐性、綜合性,進行跨學科作業設計,培養學生解決復雜、真實問題的能力;數學、物理、化學、科學等學科作業設計重視分層設計,著力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展現了教師們對作業設計的深度思考與創新實踐。
“這次競賽讓我們重新審視作業的育人價值。”上派鎮燈塔小學教師汪鵬飛在賽后表示,“優質的作業設計應該成為教學評一致性的關鍵紐帶,既要落實‘減負’要求,更要通過分層設計、實踐探究等方式提升學生學科素養”。這種認識轉變印證了賽事“以賽塑能”的初衷。
“我們既要發揮作業在鞏固知識與技能、發展學習能力、提升品德修養、養成良好學習品質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又要凸顯核心素養導向;既要增強作業的情境性與實踐性,又要促進學習的情趣性和評價的多元性。”肥西縣教體局教研室主任蘇維驥表示。
經過激烈角逐,大賽最終評選出38件精品作業案例,獲獎的38位教師將代表肥西縣參加市級作業設計大賽。這場作業樣態的多元化革命,不僅展現了教師群體的專業智慧,更描繪出“減負增效”背景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風景。(林興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