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特獎得主焦劍濤與95后天才朱邦華,此刻已經身處硅谷。就在6月28日,兩人在社交媒體高調曬出與英偉達CEO黃仁勛的合照,宣布加盟這家美國科技巨頭。
這一消息可以說一石激起千層浪,我國眾多報道這一新聞的社交媒體評論區瞬間炸鍋:“國家培養的頂尖大腦,轉身成了對手的‘武器專家’?”
清華園走出的AI雙雄
翻開朱邦華的履歷,活脫脫一部“學霸進化史”:清華本科畢業后,直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博士,谷歌微軟實習鍍金,2023年與校友焦劍濤聯手創辦AI公司Nexusflow。
更驚人的是,這家初創企業九個月就斬獲1060萬美元融資,開發的開源模型Athene-V2性能直追GPT-4o。
焦劍濤的簡歷更耀眼:2011年清華特等獎學金得主(全國每年僅十余人),斯坦福博士,創業時擔任Nexusflow首席執行官。
這對“清華雙子星”本可成為本土AI領軍人物,卻在公司勢頭正勁時,被黃仁勛親自招入麾下。朱邦華出任首席研究科學家,焦劍濤執掌前沿AGI研究,連公司CTO也被打包收編。
耐人尋味的是兩人官宣的措辭。朱邦華強調加入Star Nemotron團隊“構建企業級AI智能體”,焦劍濤則暢想“推動超級智能前沿”。
字里行間透著科研人特有的興奮,卻鮮見對母國的技術倫理考量。且不可否認的是,如果這兩名專業人才的目標達成,英偉達的技術實力必將到達一個全新的高度。
黃仁勛挖角中國天才早已輕車熟路。細數英偉達的華人軍團:賈揚清(清華02級)、韓松(麻省理工副教授)、吳迪(OmniML CEO)。
加上新加盟的朱邦華(清華12級)、焦劍濤(清華08級),形成橫跨三代清華學子的“硅谷校友會”。這種梯隊式收割絕非偶然,背后藏著精準戰略:
英偉達的CUDA平臺如同AI界的“樂高城堡”,科學家無需從零造輪子,接入即可搭建創新應用。朱邦華專注的多模態模型,正需GPU算力支撐;
焦劍濤攻關的通用人工智能(AGI)風險高、周期長,在硅谷能容忍十年磨一劍,而國內KPI考核下極易夭折;
再加上英偉達研究院華人占比近半,清華系更形成互助網絡。當實驗室飄著中文討論聲,文化隔閡瞬間消融。
黃仁勛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時,官方評價直指核心:“推動人工智能革命”。而這場革命的內核,實則是人才爭奪戰。
美國保爾森基金會報告揭示震撼數據:2022年美國頂級AI人才中,38%本科畢業于中國高校,首次超越美國本土的37%。
但人才產出優勢并未轉化為技術主導權,反而形成詭異不等式:中國培養 × 美國使用 = 技術壓制。
這種壓制在芯片領域尤為刺痛。當英偉達用中企無法采購的A100芯片訓練大模型時,朱邦華們正在優化其算法效率。
當華為被切斷EDA工具,焦劍濤們卻在硅谷設計下一代GPU架構。最吊詭的是——壓制者與被壓制者師出同門。
網友痛心“教育資源錯付”并非杞人憂天。清華特等獎學金每年投入數百萬,而焦劍濤獲獎的2011年,該獎金相當于普通工人十年工資。當這類頂尖頭腦批量流向海外,無異于用中國納稅人的錢,澆灌對手的科技樹。
人才博弈的新方程式
面對“清華魔咒”,關起門罵人是不恰當的對策。Meta剛挖走OpenAI七名核心研究員,其中四人來自清華北大,可見人才爭奪已成全球常態。破局需解三道方程:
科研管理迭代
中科院某AI實驗室嘗試“靜默期”改革:科學家三年免考核,允許失敗。首年論文產出反增30%,因團隊敢啃強化學習硬骨頭。頂尖人才需要的不是束縛的牢籠,而是翱翔的天空。
企業平臺升維
騰訊元寶大模型在中文理解測試擊敗ChatGPT,阿里通義千問落地二百余城。更振奮的是初創企業DeepSeek的五篇頂會論文中,百余名作者純本土培養。當中國也有揮斥方遒的舞臺,誰愿永遠寄人籬下?
流動機制創新
電磁專家陳嘉澍的軌跡提供新思路:留美獲政府200萬補貼研究雷達,2013年帶技術回國創業,研發出打破壟斷的毫米波雷達。未來或可建立“人才環流”計劃,讓海外精英通過聯合實驗室、遠程顧問等方式反哺國內。
黃仁勛有句話點破天機:“全球50%的AI研究者來自中國,這是最大單一群體”。但數量優勢不等于質量勝勢,WIPO數據顯露曙光:
2024年全球4.5萬項生成式AI專利中,中國以2.7萬項占61.5%,超美國三倍。這組數字藏著人才戰的終極答案:當中國從技術跟隨者變為規則制定者,磁極自然反轉。
蘇州工業園區夜未眠。中科院計算所的工程師調試著“啟蒙3號”芯片原型機,它的存算一體架構可破解能效瓶頸。
窗外工地上,國家實驗室的穹頂正澆筑最后一方混凝土。這里沒有黃仁勛式的明星企業家,但有數百青年學者在匿名評審制下角逐千萬級攻關項目:一種更笨拙卻更可持續的創新生態。
人才流動的潮水永不停止,但潮水的方向終會改變。京張智能高鐵以350公里時速穿過居庸關長城,貴州深山中的“中國天眼”接收到137億光年外的脈沖信號。這些才是真正的人才引力場。
梧桐樹茂,自有鳳來儀。清華雙子星的選擇不是終點,而是中國科技生態進化的催化劑:終有一天,我們的土地也會長出英偉達般的參天巨樹,讓全球天才仰望。
參考資料:
《黃仁勛親自招募兩位AI專家加入英偉達,本科均畢業于清華》——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