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號,北京地鐵4號線平安里站的一個無障礙衛生間門口,一位老人坐著輪椅是眉頭緊鎖,身后還有四五個人在焦急的等待。
離衛生間門被占用已經過去一個小時了,門內傳出了不是需要幫助的呼救,而是一對年輕情侶的私語聲。
當天晚上的18:10,保潔人員發現無障礙衛生間被占用了,每隔15分鐘就敲門提醒,但是每次只得到一個冰冷冷的回應:有人!
門外的隊伍是越來越長,有人因為術傷口疼痛急需坐便器,有人是因為懷孕頻繁如廁,而這位輪椅的老人甚至詢問女廁是否有替代設施,卻被告知沒有以后,只能繼續等待。
直到19:05,在眾人反復的催促下,這對情侶才匆匆的離開了,全程低頭逃躲避目光。
諷刺的是這一天剛好是5月20號,很多人都把它當成一個節日,諧音是:我愛你!
無障礙衛生間本來就是給殘障人士,孕婦,老人等特殊群體設計的,他空間寬敞,配備扶手和緊急呼叫按鈕,甚至還兼具了母嬰室的功能。
然而現實中,這樣的設施,經常被當成了萬物雜物間或者是情侶的私密空間。
那么保潔人員明知道有人長時間占用卻無無法強制開門,只能禮貌的敲門。部分的站點女廁沒有設有坐便器,普通人被迫搶占無障礙的設施。
關鍵是許多人的眼里,他們認為沒有寫專屬就是能用,但是卻忽視了背后人性化的一個考量。
更主要的是類似的問題全國都普遍存在,這背后就是公共資源分配人性化缺失,更是一種社會公德的一記警鐘。
這個事件曝光以后也是快速登上了熱搜,有網友都表示:鐘點房不香嗎?非要這樣來惡心人。
不過更多人是呼吁完善這個管理問題,可以借鑒日本15分鐘自動開門的技術。對惡意占用者公示處罰。并且要做到普通衛生間配備坐便器,減少剛需的一個沖突。
北京市交通委回應了這個事情,已經啟動了地鐵無障礙設施的排查,未來將會通過APP實時顯示衛生間的使用狀態。
那么如果你在排隊的時候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么做呢?對于這事你有什么看法?
本文信息來源:
[1] 澎湃新聞《情侶占用無障礙衛生間》;
[2] 齊魯晚報《無障礙衛生間障礙重重》;
[3] 新京報《情侶占用衛生間事件》;
[4] 青島日報《無障礙設施管理問題》;
[5] 中國網《網友熱議》;
[10] 工人日報《母嬰室與無障礙衛生間混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