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軍方突然高調宣布,在印巴邊境沖突中擊落了巴基斯坦發(fā)射的600架無人機,還聲稱這是“打破無人機優(yōu)勢神話”的偉大勝利。這個消息來自《印度時報》對印軍高層的采訪,軍官信誓旦旦地說超600架無人機全被擊落,剩下的也被西部前線的防空部隊驅離。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印度選在這個時候公布“戰(zhàn)果”,就是想“一雪前恥”,扭轉之前被巴基斯坦“壓著打”的輿論劣勢。
可稍微動點腦子就知道,這個“擊落600架無人機”的說法太離譜了。俄烏戰(zhàn)爭之后,無人機確實成了戰(zhàn)場上的新寵,成本低、靈活性高,各國都在研究怎么對付無人機。印度的防空體系看起來挺唬人,又是彈道導彈防御系統,又是俄制S-400,還有自研的阿卡什防空系統和便攜式導彈,層層疊疊的。但實際上,這套體系就是個“萬國牌大雜燴”,俄羅斯、以色列、美國的裝備混在一起,兼容性差得要命,協同作戰(zhàn)根本沒法看。就說印度自研的阿卡什防空系統,研發(fā)了40多年,技術早落后得不行了,連中近程攔截都吃力。
至于被印度吹上天的S-400,雖然是俄羅斯的先進貨,但它主要是針對戰(zhàn)斗機、巡航導彈這些高端目標設計的,對那些小型、低速的自殺式無人機,根本就沒轍。連裝備更完善的俄軍,面對大量無人機都不敢說能全攔下,印度憑啥就敢吹這個牛?
退一步說,就算印度真攔下了一部分無人機,那也是血虧。巴基斯坦的無人機成本低得很,還能集群作戰(zhàn),搞自殺式攻擊。它們的目標可能根本不是精準命中,就是要吸引印度的火力。印度倒好,直接“清空彈藥”式攔截,用幾十萬美元一枚的防空導彈去打幾千美元的無人機,這買賣怎么做怎么虧。更有意思的是,印度媒體報道說,國防采購委員會已經批準了采購無人機、巡飛彈、火箭彈和防空導彈的預算,看來印度這一波消耗確實不小。
印度為啥這么急著把這種根本算不上成功的行動說成“戰(zhàn)功”?說白了,就是太需要一場勝利來撐面子了。在這次沖突中,印度的有人戰(zhàn)機被擊落了不少,這對軍方的心理壓力可不小。為了挽回面子,印軍就想著在其他領域虛報戰(zhàn)績來彌補損失。再加上印度政府向來喜歡“好大喜功”,就算實際損失大,也要夸大勝利來掩蓋失敗。現在印度上下都沉浸在“勝利”的氛圍里,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更別說改進了。
印度這種“一贏到底”的做法,真的能解決問題嗎?看看最近印度發(fā)射的EOS-09衛(wèi)星就知道了。搭載衛(wèi)星的極地衛(wèi)星運載火箭在發(fā)射后6分鐘就出了故障,衛(wèi)星失聯,發(fā)射任務大概率失敗。其實今年初,這架火箭就出過故障導致衛(wèi)星失聯,現在又出問題,很難不讓人懷疑,印度對真實情況的“誤判”是不是已經影響到各個領域的發(fā)展了。
這個世界是唯物的,不是印度想怎么宣傳就能怎么改變的。編造再多謊言,總有被揭穿的一天。印度現在沉迷于用輿論塑造勝利,嚴重忽視自身存在的根本問題,這只會讓它在未來的沖突中更被動。這次印巴沖突的結果,已經很直觀地說明了這一點。如果印度不趕緊改正,投入再多精力宣傳“勝利”,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