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勞動力短缺問題日益嚴重,希臘企業正加快從第三國引進員工的步伐。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相關程序復雜、周期冗長,成為阻礙勞動力引進的主要難題。盡管引進外籍勞工的前景被廣泛看好,但制度層面的障礙亟待解決。
據企業界反映,目前希臘每十家企業中有八家面臨用工困難,全國崗位空缺總數估計高達25萬個。然而,截至目前,政府僅批準了來自第三國的89,690個崗位配額,真正落實的僅約11,000個。
部分熱門崗位——如前臺接待、廚師和廚房助手等——配額已告罄。隨著旅游旺季啟動,旅游及餐飲業相關企業不得不在本地市場緊急尋人,進一步加劇了人力資源緊張。
即便在其他領域,引進外籍員工的過程同樣充滿不確定性。據悉,從提交申請到員工正式上崗,平均耗時4至8個月。一旦流程中任何環節出現延誤,崗位很可能被取消,尤其是季節性崗位,企業用人需求具有高度時效性,錯過即失效。
在當前背景下,印度正逐漸成為希臘技術型與專業型外籍勞動力的重要來源國。日前,一場題為“勞動力流動與調動模式:從印度到希臘”的專題活動在雅典舉行。活動由印度駐希臘大使館與Sioufas & Associates律師事務所聯合主辦,Dynamic Staffing Services公司贊助。
印度駐希臘大使魯德倫德拉·坦登在活動上指出,印度擁有龐大的青年勞動力群體,具備市場所需技能,愿意短期赴海外工作以積累經驗,而非尋求永久移民。這種“臨時流動型就業”模式正好契合希臘部分行業的現實用工需求。
Sioufas & Associates創始人喬治·西烏法斯表示,希臘當前在農業、工業、旅游、信息技術、建筑、醫療等多個領域均存在大量人力缺口,預計崗位空缺總數超過25萬個。
多位業內專家呼吁政府加快審批流程,優化制度設計,提升引進外籍勞動力的效率,以緩解企業用工緊張局面,助力經濟平穩復蘇。(蔡玲)
圖源:KT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