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人民網記者 劉賓
《今上岳陽樓》演出。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依長江、抱洞庭、納四水,湖南岳陽,攬山水之美,得人文之勝,鐘靈毓秀,文脈流長。
回望歷史長河,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行吟于汨羅江畔,問天求索;范仲淹揮毫潑墨寫就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李白、杜甫、孟浩然等文學大家,在此留下“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等經典詩句,在浩瀚文海中,熠熠生輝。
2500多年來,岳陽如詩如畫。而今,古城有新韻。近年來,在推進文旅融合發展中,岳陽堅持“破界生長”、向“新”而行:運用數字技術,賦能文旅新體驗;堅持生態優先,打造綠色發展新名片;積極培育新業態,激發文旅新活力。巴陵勝狀,且看今朝。
當千年名樓擁抱時下AI浪潮,會給游人帶來怎樣別致而深刻的游覽體驗?
隨著夜色在煙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暈染開來,變幻的光影開始點亮岳陽樓景區,一場沉浸式走讀詩境劇場《今上岳陽樓》拉開帷幕。
廊檐下,范仲淹手書的《岳陽樓記》逐句浮現;一本《范文正公文集》擺放于古色古香的書桌上,一旁是筆墨紙硯,游人齊坐于桌前吟誦;石徑曲折通幽,綠樹掩映,沿路有身著古裝的人挑著花擔、提著燈籠,吆喝叫賣,與游客互動。此情此景,仿佛穿越千年時光,尋著范公而來。
沿石徑前行,進入“把酒臨風”劇場,全息技術動態呈現了范仲淹尋找寫作靈感的場景。星辰輝映,驟雨、雷電交加,范仲淹對話李白、孟浩然、白居易等先賢詩人,揮筆寫就《岳陽樓記》。
“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是岳陽樓夜游演藝的一大亮點。”《今上岳陽樓》制作方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先進投影技術與裸眼全息影像技術聯動,景區內的亭臺、碑廊等實景,在光影加持下,變成一幅幅虛實交錯的畫卷,為游客營造出一個可以邊欣賞、邊游走、邊互動的全方位沉浸式劇場環境。
“很震撼!就像進行了一次時空穿梭,參與感很強。”游客張先生在沉浸式感受了《今上岳陽樓》演出后說。借助數字媒體藝術創新表達,觀眾不再是置身在外的游覽者,而是進入場景中,化身為范仲淹、滕子京的摯友,成為千年前那段歷史的“后來參與者”。
科技賦能文化傳播,帶來全新旅游體驗。今年“五一”期間,岳陽南湖水上運動中心的無人船、水上飛龍、水上飛船和平江縣石牛寨的“絕壁天梯”、岳陽縣張谷英鄉村美術館、科技體驗館等諸多項目“上新”,備受游客青睞。即將煥新開館的洞庭湖博物館,將推出演藝項目《洞庭幻境》沉浸式5D生態劇場,打造“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湖南文旅融合發展新地標。
新技術為岳陽文旅產業發展插上翅膀。良好的生態環境,則為其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厚植沃土,奠定堅實根基。
初夏時節,岳陽江豚灣,岸芷汀蘭,一碧萬頃。
江豚灣以前是華龍碼頭。“過去,這一片砂石亂堆,塵土飛揚,污水橫流。”自小在江邊長大的鄧鐵牛回憶道。
經過改造,臟亂差的砂石碼頭獲得新生,如今展現在世人眼前的,是一幅碧波蕩漾、江豚逐浪的如畫美景。曾經的見證人鄧鐵牛,現在是江豚灣景區的一名巡護員。每天,絡繹不絕的游客慕名來景區旅游,聽他講述這片長江岸線生態蝶變的故事。
岳陽襟江傍湖,擁有163公里長江“黃金水道”,是湖南省唯一通江達海的港口城市,肩負湖南融入長江經濟帶“橋頭堡”的重任。近年來,岳陽拆除沿江小散碼頭泊位42個,提質改造碼頭泊位66個,整治長江岸線66.3公里,長江岸線復綠2.9萬畝。
魚躍鳥飛是生態環境持續變好的最佳證明。目前,全市野生麋鹿種群數量達到250多頭,洞庭湖江豚數量超160頭,洞庭湖越冬水鳥超40萬只。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候鳥的歡歌成為這座古城的新名片。
在擁抱科技浪潮、厚植生態優勢的同時,岳陽還積極推進“文旅+”業態融合,激活發展新動能。
暮色漸沉,似火晚霞傾瀉在洞庭湖浩瀚湖面。湖畔的洞庭南路歷史文化街區,青石板路上人影綽綽,熱鬧非凡。
該街區2023被認定為“第三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歷史建筑59處,傳統風貌建筑30處,傳統街巷13條,工業遺存多處。近年來,按照“市井生活老照片、江湖名城新客廳”的規劃定位,遵循“建筑原真性共享、文化多元性共存、建筑多樣性共呈、原居民與商業和諧共生”的原則,岳陽對街區進行了提質改造。
隨著“洞庭漁火季”大型文旅活動的持續舉辦,目前,洞庭南路歷史文化街區吸引了餐飲、零售、民宿、文化、藝術等業態入駐,實現了“文化+旅游+商業”融合發展,年游客量超過500萬人次。
接下來,岳陽將以舉辦湖南省第四屆旅游發展大會為契機,圍繞洞庭南路“洞庭湖畔·詩意生活”“洞庭之群·湖系生活”定位,吸引更多人來此,在老街巷的一磚一瓦中,觸摸千年文脈;在洞庭夕照的美景里,覽江湖之勝;在煙火升騰、唇齒留香間,感受古城韻味。
今年“五一”假期,岳陽圍繞“江湖氣、洞庭景、岳陽味”,推出了100余項特色活動,涵蓋文化體驗、自然觀光、親子互動、演藝娛樂等領域,進一步激活區域旅游市場活力。移動信令大數據建模分析,假期5天,全市接待游客293.43萬人次,僅次于長沙,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長51.11%;游客總花費28.17億元,同比增長54.54%。
長江奔騰,洞庭浩蕩。岳陽,這座從歷史深處走來的文化名城,正成為許多人向往的“詩和遠方”。
洞庭湖畔岳陽樓。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江豚灣。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晚霞映洞庭。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岳陽,江湖交匯。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岳陽張谷英村。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岳陽中華大熊貓苑里憨態可掬的熊貓。謝語欣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