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又到一年端午節,每年端午節前夕,村里的老人都會相約去摘蘆葦葉,然后一起在村門口包粽子,最后包好的粽子家家戶戶都可以拿一提(10個)回去,雖然時代變化了,但是這個傳統還一直在我們村流行。而每年到了包粽子的時候,就有大幾百位粉絲問我,粽子如何做才能不夾生不漏米!其實大家可別小瞧1個粽子,要想包好它,真的是有很多技巧的,比如包粽子時,糯米要泡多久,要煮多久,很多人都會做錯,導致粽子夾生還漏米。
而為了幫助大家煮出軟糯香甜的粽子,我就問了一下我們村會包粽子的老人,她們人真的很好,把包粽子的每一個步驟都教給我了,同時還給我講解了很多注意事項,其中包括這4個時間點,她們說,只要知道了這4個時間點,你以后包任何粽子,都不會夾生漏米,可別說,自從我聽從了她們的做法,我煮的粽子一直受到大家的夸獎,而且我把4個時間點分享給一些粉絲,大家都說太實用了,接下來我就把這4個時間點詳細的
第一個時間點:糯米浸泡2小時
包粽子時,糯米是需要浸泡的,因為浸泡后的米,在煮的時候更易熟,而且不會因為米粒快速膨脹,導致粽子炸裂漏米。而包粽子時,糯米用冷水浸泡2小時就可以了,千萬不要用熱水泡或泡的太久,因為用熱水泡,會導致糯米中的香味流失,而泡的太久,會導致糯米吃著不軟糯。泡好的糯米一定要及時全部都包成粽子,不可以隔夜包,否則這樣包出來的粽子吃著也沒有香味。
市面上有圓糯米和長糯米兩種糯米,圓糯米黏性更強,口感更軟糯、Q彈,冷卻后不易變硬。吸水性好,它更適合包粽子。而長糯米黏性稍弱,但更有嚼勁,冷卻后會稍微變硬,適合喜歡顆粒感的人。
第二個時間點:粽子煮90分鐘
煮粽子也是有很多講究的,煮粽子時,一定要冷水下鍋,因為熱水下鍋的粽子,糯米快速受熱膨脹時,很容易導致粽子炸裂,冷水下鍋煮,就可以避免炸裂。而粽子下鍋后,蓋上鍋蓋,中火將粽子煮90分鐘,中途需要翻面1次(也可以在鍋底放1個簸箕,防止糊底)。要想粽子吃著軟糯,煮的時間是有講究的,煮的時間太短,粽子吃著不香不軟糯,煮的太久,粽子吃著沒有口感,而中火煮90分鐘,可以使粽子吃著又香又軟。
第三個時間點:煮熟后放1小時再吃
粽子煮熟后,千萬不要立即吃,因為熱粽子不僅容易將口腔燙傷,而且此時的粽子口感不是最佳的,正確吃法是將粽子靜置1小時后再吃,因為剛熟的粽子,口感是比較黏的,同時還缺乏彈性,而且冷卻后才會變得 Q彈有嚼勁。而冷藏過后的粽子是不能直接吃的,必須加熱放涼后才可以吃,防止腹瀉,特別是肉粽子,一定要加熱。
第四個時間點:煮好的粽子在1個月食用完
大家煮好的粽子,1-2天內是吃不完的,此時就會把粽子放入冰箱中凍起來,而凍的粽子,最好在1個月內吃完,因為粽子凍的太久,不僅香味會變淡,而且粽子的口感也會變差。大家在凍粽子時,一定要用保鮮膜密封好,如果直接冷凍,粽子的口感會發生大的變化。而凍的粽子不建議大家再次煮了,將粽子蒸熟后放涼再吃,口感是最好的。
大家以后包粽子時,一定要牢記“糯米浸泡2小時、粽子煮90分鐘、煮熟后放1小時再吃、煮好的粽子在1個月食用完”這4個時間點,保證您的粽子不夾生不漏米,香甜軟糯。如果今天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點一個關注,點一個贊,這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后續胡師傅還會給大家講解更多做菜訣竅、養生技巧,最后感謝大家的觀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