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觀App報道了:虹口區四平路下穿大連路的“四平路下立交”(簡稱“四平路地道”)存在嚴重滲漏水問題,即便在晴天,地道內也濕漉漉如同飄著細雨,出入口敞開段墻面更是大片剝落(詳見此前報道)。
報道刊發后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經過多輪專家論證與專題研究,目前已擬定“兩階段”維修改造計劃,第一階段施工作業正式啟動。
四平路地道入口
漏點:尚需全面排摸
事實上,四平路地道維修改造工程早已被納入虹口區市政和水務管理中心2025年度計劃。依據2024年養護單位的排摸報告,地道現存19處漏點,滲漏水狀況不容樂觀。
報道發布后,市、區兩級相關部門迅速響應,多次組織專題會議,深入梳理下立交建設情況。
虹口區市政管理科工作人員唐先生表示,專家論證會聚焦維修改造方案展開研討。會上,多位行業專家、四平路地道原設計及建設單位代表齊聚,共同探討解決方案。為進一步完善維修改造方案,需對地道進行全面查勘檢測,摸清滲漏水的真實狀況。
四平路地道與軌交8號線和10號線交會
挑戰:穿過地鐵站廳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四平路地道特殊的地理位置給維修工作帶來極大挑戰。
唐先生介紹,四平路地道與四平路地鐵站同期建設,它與軌交8號線和10號線在此交會。
從剖面圖空間結構上看,10號線位于最下層,8號線居中,四平路地道在最上層。地道與8號線十字交叉,相交處并非簡單的“你下我上”,而是與8號線站廳層處于同一水平面。
唐先生形象地描述道,地道幾乎是穿越8號線站廳層而過,兩者雖不連通,但在同一個“樓面”,而與10號線走向一致。
鑒于地道與兩條地鐵線路在結構上存在立體交叉和嵌套的復雜關系,工程實施難度極高,必須與申通地鐵公司密切溝通對接。此外,四平路和大連路均為交通要道,四平路地道作為連接兩條道路的關鍵樞紐,在緩解區域交通壓力、提升通行效率方面作用顯著。因此,維修改造期間,還需兼顧城市正常運轉,將施工對區域交通的影響降至最低。
第一階段為臨時處置和詳細查勘階段
進展:第一階段已進場
綜合考慮改造成效、施工條件和交通保障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已確定“兩階段”維修計劃。
第一階段為臨時處置和詳細查勘階段。一方面,采取一些臨時堵漏措施;另一方面,深入查勘,為進一步完善后期的維修改造方案提供依據。
自5月初起,該階段施工作業正式展開。每天夜間22時至次日5時,施工人員“夜間施工”搶抓“施工黃金期”,拆除地道兩側側墻裝飾板、龍骨和粉刷層,鏟除部分道路面層,修補墻面基層裸露部分剝落處。
針對明顯滲漏點位開展臨時治理
同時,針對明顯滲漏點位開展臨時治理,如在天花板安裝接水盒,將滲漏水引入排水溝,并及時疏通排水渠,保持地道內整潔。
這一系列工作如同為地道“洗臉”,為詳細查勘、精準定位漏點創造條件,預計6月完成。
第二階段為正式改造維修階段。
屆時,設計施工單位將根據詳細查勘檢測結果及隧道大修相關規范要求,進一步完善維修改造方案,并按照基本建設程序開展工作。
鏟除粉刷層
考慮到高溫等自然因素對于維修成效的影響,第二階段的維修改造,將安排在今年第四季度天氣轉冷后實施。
目前,虹口區建管委已抓緊開展詳細查勘檢測和臨時處置工作,在市、區相關部門的支持指導下,做好與申通地鐵公司的溝通對接,爭取盡快完善正式維修方案,按期推進下立交維修改造。
原標題:《漏水10多年,漏點19處!上海市中心這條地道,啟動“極高難度級”改造》
欄目編輯:李曉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陳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