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勞模分享“雪龍號”科考經歷、參與“不刷題的吳姥姥”的“天宮課堂”……5月18日,在虹口區家庭教育指導與研究中心、虹口區教育學院“勞模工坊”的組織下,來自上海市民辦新復興初級中學和上海世外教育附屬虹口區歐陽學校的近50組家庭,走進智勇青少年科創楊浦區控江基地,開展“跟著勞模去學習——科學+”家庭行親子研學活動。
活動在一場親子互動科學秀中正式開啟。學生和家長一同化身“科學魔法師”,通過趣味十足的科學實驗,感受物理與化學的魅力。
借助激光筆、鏡子和水杯等工具,孩子和家長共同調整裝置、記錄現象并繪制光路圖,探索光的傳播規律;小蘇打與醋的酸堿反應模擬火山噴發,家長協助準備材料,孩子主導操作,觀察氣體產生原理;利用鐵釘、銅線和電池制作簡易電磁鐵,家長纏繞銅線,孩子連接電路并測試吸力,深入理解電流磁效應。
活動現場,“不刷題的吳姥姥”吳於人教授帶來了別開生面的太空實驗秀。她以趣味十足的方式演示了多個太空小實驗,讓孩子和家長在歡聲笑語中親手觸摸物理原理,看似高深的科學知識化作了觸手可及的“好玩體驗”。這場寓教于樂的互動不僅讓孩子們在游戲中解鎖了航天科學的奧秘,更讓家長們直觀感受到高科技并非藏在實驗室的“高冷概念”,而是能通過趣味探索感知的鮮活存在。
明志玲的孩子邵怡霏就讀于上海世外教育附屬虹口區歐陽學校。活動中,她和孩子組隊,以隊友的身份攜手闖關。明志玲坦言,生活中難免因學習問題和孩子有分歧,但今天的“合作”讓她發現了孩子身上更多的閃光點。“和孩子一起做科學實驗,讓我看到了日常生活中不曾見到的孩子另一面。她的認真、她的思考、她的行動力,也更具象地展示在我面前。”
據悉,虹口區教育學院自2021年起推出“跟著勞模去學習”家庭行系列活動,旨在通過勞模們的引領,讓更多的虹口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
近年來,在虹口區學校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的組織下,在虹口區“勞模工坊”的協辦下,該系列活動從學習農業知識、傳統手工技藝、歷史文化知識,逐步拓展到科技創新、非遺傳承、職業體驗等多元領域。活動打破課堂邊界,將勞模精神與學科知識深度融合,既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更讓“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浸潤青少年心田,累計吸引超萬名學生和家長參與,成為虹口區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特色品牌。
記者:張燕麗
圖片:張燕麗、虹口區家庭教育指導與研究中心
編輯:張燕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