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工雕琢處石紋生韻,校際聯通時墨韻流長。在安岳教育的厚土上,一場以石刻為媒的文化浸潤,正悄然滋養每一所校園。此刻,讓我們循著千年石窟的斑駁印記,見證石刻線條與童手心田的溫柔觸碰,聆聽非遺匠藝與課堂新聲的時代和鳴,待文化之根深扎沃土,綻放出跨越時空的美育之花。
老師帶領同學們開啟石刻線描之旅。
同學們認真聆聽石刻藝術。
安岳縣岳石小學將石刻藝術融入美術課堂。學生通過臨摹紫竹觀音飄逸的衣褶,創作石刻泥塑等作品,在傳統紋樣中培養藝術感知力。邀請安岳石窟研究院工作人員到校,持續開展“石窟文化進校園”活動,已開展4期石窟文化小課堂,讓學生執筆繪家鄉,同心傳承石刻文化。
學生專心臨摹安岳石刻。
美術老師指導學生進行石刻線描。
孩子們在校園地面的石刻游覽圖上“跳格子”。
余白藍扎染社團工作室。
安岳實驗中學第二十屆校園文化藝術節。
安岳實驗中學是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共開發美育校本課程33門,打造“一師一絕”特色工程,通過走班、社團等形式滿足學生的多元需要。與四川音樂學院成都美術學院簽訂“共育共建”協議,攜手藝術拔尖人才一體化培養,舉辦“成資美育成果展演”,累計展出師生作品400余件;與成都藝體中學、成都西北中學、旺蒼東城中學、大足田家炳中學等8所川渝美育特色學校結成聯盟。
安岳校園文化藝術節。
安岳校園文化藝術節。
安岳校園文化藝術節。
安岳實驗中學成為四川音樂學院成都美術學院生源學校。
同學們認真繪畫。
同學們認真繪畫。
安岳縣工業大道小學將傳統漆畫藝術融入小學美術課程,通過“基礎技法學習-文化內涵理解-創意實踐應用”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掌握漆畫技藝核心,創作具有時代特色的藝術作品。課程以“活態傳承”為核心理念,打造屬于工小的非遺藝術印記。課程實施后,學生非遺知識掌握率顯著提高,文化認同感明顯增強。
正在認真練習書法的孩子們。
墨香氤氳間,孩子們以筆為舟,在橫豎撇捺的江河里追尋文明的印記,讓古老的書法藝術在稚嫩的筆端綻放時代的光彩。這不僅是技藝的傳承,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美學對話——當墨跡在宣紙上緩緩暈開,我們看見的不僅是漢字的結構之美,更是一個民族精神密碼的當代書寫。
活躍的舞蹈課堂。
在舞蹈課堂中,孩子們通過系統化的基本功訓練,逐步掌握了規范的舞蹈動作要領。隨著課程的深入,孩子們的舞臺表現力得到顯著提升,不僅能夠準確表達舞蹈作品的情感內涵,更能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表演展現訓練成果。這種循序漸進的培養模式,讓每個孩子都在舞蹈藝術中收獲了成長與自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