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比亞迪以“全民智駕”戰略為核心,不僅在國內市場穩居智能駕駛車型銷量榜首,更通過技術普惠與全球化布局,重新定義了智能駕駛的行業標準。截至2025年4月,比亞迪智駕車型累計銷量突破48萬輛,單月銷量達21.3萬輛,占國內乘用車市場71%的份額。其中,王朝/海洋系列貢獻超19萬輛,方程豹與騰勢子品牌銷量分別達9068輛和13519輛,智駕滲透率高達71%,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技術矩陣:分層覆蓋與成本優化的雙重突破
比亞迪的智能駕駛護城河始于“天神之眼”技術矩陣。該矩陣分為三個版本:“天神之眼A”三激光版搭載于仰望品牌高端車型,支持全場景高階智駕;“天神之眼B”激光版應用于騰勢及比亞迪品牌中高端車型;“天神之眼C”三目版**則覆蓋7萬-20萬元主流市場,采用前視三目攝像頭與5R12V感知硬件,支持高快領航、代客泊車等27項實用功能。與競品“高低配功能分層”策略不同,比亞迪通過規模化生產與全棧自研,將高階智駕成本降低40%,首次在7萬元級車型(如海鷗)中實現智駕功能標配,打破了“智駕等于高價”的市場認知。
數據、研發與制造:生態協同的三大支柱
比亞迪的“全民智駕”戰略依托三大核心支柱。首先,其日均生成超3000萬公里智駕數據,依托中國最大的車云數據庫,持續優化算法,顯著提升了AEB(100km/h穩定剎停)等功能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其次,全球最大研發團隊(包含12萬名研發人員及5000名智駕工程師)支撐軟硬件垂直整合,從芯片到算法均實現自主可控。最后,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產能(2025年目標550萬輛)與供應鏈協同,推動智駕技術規模化普及。例如,第五代DM混動系統搭載車型虧電油耗低至2.9L,續航突破2100公里,進一步降低用戶使用門檻。
安全為基:智駕技術的核心標尺
比亞迪將安全視為智能化的底線。其智駕系統整合多項主動安全技術,例如AEB(自動緊急制動)與MEB(低速緊急制動),可分別在高速與低速場景下規避風險;ICC(車道領航)與NRP(窄道通行)通過精準路徑規劃減少事故;代客泊車功能成功率高達99%,有效解放用戶停車焦慮。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因疲勞駕駛引發的交通事故死亡率達83%,而比亞迪智駕技術可將此類風險顯著降低。
全球化與市場重塑:從中國到世界的智駕普及
比亞迪的智駕戰略不僅限于國內市場。其海外銷量在2025年4月達到7.9萬輛,同比增長91.9%,占總銷量比重提升至21.1%。在泰國、新加坡、香港等地,比亞迪市占率穩居第一。此外,泰國羅勇工廠與柬埔寨新基地的投產,加速了東南亞市場突破,打破日系車企長期壟斷。高端品牌方面,騰勢D9月銷1.5萬輛,方程豹豹5單月破萬,仰望U8站穩百萬級市場,形成從主流到高端的全價格帶競爭力。
行業啟示:技術普惠與體系化競爭
比亞迪的實踐為行業提供了三重范式。第一,通過制造與研發協同實現規模化降本,將高端技術下沉至大眾市場。第二,依托海量數據反哺技術迭代,形成“飛輪效應”,加速算法優化。第三,始終將用戶生命安全置于智能化核心,而非單純追求功能炫技。摩根士丹利評價稱,比亞迪的“全民智駕”戰略堪比AI領域的“DeepSeek時刻”,其技術普惠邏輯正在重塑全球汽車產業格局。
結語
從“天神之眼”的技術突破到“全民智駕”的生態落地,比亞迪以數據、研發與制造的三重協同,構建起難以復制的智能駕駛護城河。這場變革不僅是市場份額的爭奪,更是技術普惠與安全底線的長期博弈。隨著全球化進程加速,比亞迪的智駕實踐或將成為中國汽車工業邁向智能化時代的標桿,為全球產業轉型提供“中國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