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煥新后的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桑墟鎮企業生產的木質文創產品。
一方土地,集聚494家木材加工規上企業;一塊板材,貫通年產值超400億元木質產業鏈……蘇北平原,水木相生,“南花北移、北木南遷”的花木理想中轉站,滋養出全國聞名的“板材之鄉”和全國**的畫材生產基地——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
日前,《沭陽縣加快木質產業煥新發展若干措施》印發實施,沭陽縣以20條實打實的政策措施,通過補助資金、政府采購、財政貼息等多種手段,全力“引”項目、精心“培”企業、加快“建”基地,為企業家吃下“定心丸”,為木質產業注入煥新發展動能。
強化鏈動聚能
讓產業發展更有后勁
日前,沭陽縣桑墟鎮物資交流大會上人頭攢動,一排陳列著尤克里里、吉他、鋼琴的樂器小攤引人駐足。從粗放的木材加工到精致的樂器制造,從“電鋸轟鳴”到“琴韻悠揚”,作為蘇北地區著名的木材加工重鎮,桑墟鎮經多年發展已匯聚了400多家木材企業。
曾經在“電鋸一響,黃金萬兩”的繁榮表象之下,沭陽縣木質產業也潛藏著產品附加值低、同質化競爭激烈的隱憂。同時,安全、環保要求持續提升,傳統粗放式發展模式的弊端日益凸顯。
如何提升木材產業的附加值?沭陽縣積極探索轉型升級路徑,將發展重點聚焦于產業鏈延伸,以木材深加工為突破口,進軍樂器制造、定制家具等高附加值領域。
走進沭陽博通樂器有限公司占地30畝的現代化工廠,8 條智能化椴木加工線與37臺全自動數控設備協同作業。從原木預處理到琴體雕刻、音梁裝配再到漆面拋光,數字化生產體系高效運行,日均能精準智造350件樂器核心部件。作為全國**的椴木琴板生產基地,博通樂器在市場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國內尤克里里、吉他板市場份額占據80%以上,琴板出口量更是占全球市場的60%。
借助跨境電商平臺,沭陽博通樂器有限公司的產品遠銷歐美30余國,還與多家國際知名樂器品牌達成戰略合作,實現了“原木進廠、樂器出海”的產業圖景。在創新驅動下,博通樂器不斷拓展業務邊界。“樂器 +” 文創理念讓木質音箱、藝術擺件等衍生產品應運而生,構建起年產值超2億元的樂器文創生態圈。
“沭陽博通樂器有限公司的成長,已成為沭陽縣木質產業煥新的生動寫照。”桑墟鎮黨委書記項陽表示,從1984年桑墟鎮老莊村村民創辦的全縣**家木材加工企業到如今,沭陽縣木質生產銷售畫材、家具、實木復合地板等產品30余種,先后獲得“國家級出口竹木草制品質量安全示范區”“中國木質文創產品之都”等稱號,產業集聚效應持續凸顯。
當前,沭陽縣的木質產業已形成原材料供應、產品研發、生產制造、銷售物流的完整體系,擁有規上企業494家,年產值超400億元。“近年來,沭陽縣又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方向,實施空間布局優化、產業質態提升等八大行動,積極構建‘木質建材、木質家居、木質文創+木質建筑’的‘3+1’特色產業體系,努力打造全國**的高端木質產業基地。”沭陽縣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李效介紹。
深耕高端智造
讓板材產品更有優勢
在位于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江蘇機器時代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塊塊木材經過切割上色拼裝,變身精巧絕倫、售價超百元的創意玩具,文化創意的植入賦予了木頭新的生命。江蘇機器時代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總經理顧月珍介紹,這些產品的原材料全部來自沭陽當地,一年楊木的使用量就達到1萬立方米,轉化后年產值8000多萬元。
“自2019年起,我們先后在沭陽經開區新建若態科技、若態文化創意、機器時代科技、機器時代文化創意4個項目,建有標準化廠房20萬平方米,2024年實現開票銷售13.6億元、納稅1.7億元。”顧月珍說。
江蘇機器時代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是知名的木質工藝品企業,經過多年發展,公司不斷加大創新力度,邀請了多名知名設計師加盟,開發出數百種符合大眾消費觀念的文化產品。目前,該公司擁有若客、若來、喵乎汪也等多個自有國內知名品牌,分別在潮玩、DIY拼裝模型、寵物用品等領域大放異彩。
靠著“文化創意”,江蘇機器時代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讓木材、塑膠等坐上了“高端化”的列車。近年來,沭陽縣多措并舉,全力推動木質產業煥新升級,強鏈補鏈搞創新,引導板材行業植入綠色、智慧元素,為沭陽換來生態發展名片,不僅“補”出了一條綠色產業鏈,還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
沭陽亞森同匯實業有限公司是沭陽縣賢官鎮工業園區的明星企業。在生產車間,智能化設備隆隆作響,全自動密度板加工生產線全力運轉,一派鉚足干勁抓生產、搶進度、趕訂單的熱鬧景象。
“亞森同匯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板材企業,擁有年產40萬立方米中(高)密度纖維板生產線,全套引進國際一線品牌設備,完全實現了生產自動化、智能化、精益化和綠色化。”沭陽亞森同匯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強介紹,今年,公司將牢固樹立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堅持安全、高效、節約、創新的經營宗旨,推動效率變革,提高創新能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提升企業形象,為地方和企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家家科技企業孵化成長,加快促進先進技術產業鏈培育;一系列科技成果競相涌現,為產業創新升級提供動力源泉。在數字技術的浪潮下,沭陽正全力推進“智改數轉網聯”戰略,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指引,不斷激發工業企業的創新活力,積極鼓勵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提高生產效率,推動產品質量顯著提升。
做好服務保障
讓企業發展更有信心
作為江蘇陸域面積最 大、人口最 多的縣份,沭陽縣一度是勞務輸出大縣,高峰時期外出務工人員超過40萬人次。產業吸納就業,政府鼓勵創業,近年來,沭陽縣積極推動產業創業就業聯動,促成越來越多的在外沭陽人成為“歸雁”。
“回家創業是好的,家鄉很多政策管用又優惠。”賢官鎮一家木材加工企業負責人說,去年,他由于信用良好,成功申請到了信用貸款,解決了辦廠的資金難題。
“開拓市場是企業的強項,服務保障是基層黨委、政府要做好的事情。”賢官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3年前打造了企業服務中心,每個季度組織一次大型招聘會,每月按企業需求開展小型招聘,社交媒體平臺每天滾動發布企業用工信息。從去年開始,鎮里還組織開展板材行業技能大賽,通過塑造職業成就感,留住、引來更多技術人才。
做好用工保障后盾,也為企業發展牽線搭橋。賢官鎮相關負責人說,過去,板材企業之間缺乏互動,行業資源信息有限,鎮里為此先后5次邀請相關行業協會、板材生產機械制造商等來鎮里參觀、座談。
交流多了,發展的機會隨之而來,江蘇狄米特爾裝飾材料有限公司即借此推動了設備更新,其在2023年搬入新廠區后,新上了6條智能化生產線。如今在這家企業,智能取貨裝備接收到電腦指令后,可準確在貨架上取出所需版輥,再由無人駕駛叉車送到流水線,堆垛機更是節省了大量人力和堆放空間,去年該公司產值達到5億元。
近年來,沭陽縣建立分級培育機制,實施企業年度工業開票銷售收入晉級億元規模可獲階梯式獎勵,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獎勵高達200萬元,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獎勵,國家級認證企業**可獲10萬元獎勵。人才引育方面,沭陽縣鼓勵木質企業引進培育國家級高端領軍人才、海外人才、省級以上重點人才和技術人才,按照相關規定給予專項支持,省級制造業中試基地(平臺)建設**獎勵百萬元,形成“產才融合”發展格局。
李效介紹,今年以來,沭陽縣木質產業煥新招引新項目18個,盤活拆舊新建項目21個,推動設備更新項目31個。規劃建設標準化廠房35萬平方米,其中青伊湖鎮已建成標準化廠房7.5萬平方米,賢官鎮建成投用使用標準化廠房6萬平方米,宿連航道賢官作業區、華東林產品交易中心、板材檢驗檢測中心等重點工程項目正在穩步推進,賢官鎮膠黏劑綠島項目已完成設備安裝調試,桑墟鎮膠黏劑“綠島”項目正在采購設備……沐陽縣木質產業煥新發展成果不斷壯大。
來源:中國城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