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丁香葉忍冬”野生植物保護小區在門頭溝區清水鎮掛牌。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這是本市第二個正式設立的野生植物保護小區,占地約100畝。未來,該小區將通過圍欄管護、科研監測、生態修復等綜合措施,構建“原地保護+科研探索+社會參與”的全鏈條嚴格保護模式,為丁香葉忍冬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生存空間。
丁香葉忍冬野生植物保護小區位于門頭溝區清水鎮梁家莊村。據悉,丁香葉忍冬是一種產于北京、河北、山西的特有灌木,因其葉片與丁香屬植物相似而得名。它既可制作“大黃袍”茶葉,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具有極高的生態價值和科研價值。由于個體數量極其稀少、受威脅程度較高,丁香葉忍冬于2008年被列為北京市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021年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屬于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因其對生長環境要求獨特且苛刻,分布范圍極其狹小,“十三五”時期全國統計僅記錄到100株。
去年,北京市園林綠化資源保護中心委托北京林業大學專家團隊,在全市范圍內對丁香葉忍冬野外種群分布情況進行調查。在門頭溝區清水鎮、延慶區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懷柔區箭扣長城等6處點位,發現了6個丁香葉忍冬種群,總數超過290株。這一數字刷新了全國丁香葉忍冬僅有100余株野外分布種群的數據底數。
其中,門頭溝區清水鎮梁家莊村的丁香葉忍冬分布區是全國最大的,共記錄到167株(叢),其中一株高達2.1米,生長狀況良好。今年,保護小區引入智能溫濕度監測設備,實時記錄丁香葉忍冬的生長環境狀態,為制定精準保護策略和開展擴繁技術研究提供數據支撐。門頭溝區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將以此次保護小區建設為契機,打造梁家莊村特色品牌,開發包括生態觀測、科普研學、文化體驗等在內的綠色產業,推動生態保護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為村民增收開辟新渠道。
供圖/北京市園林綠化局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斌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