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青島市市級教學成果(數學)推介會在青島第三十四中學舉行。會議以“聚焦核心素養,共享創新成果”為主題,通過教學成果指導交流、教學成果課例展示、教學成果介紹與推介、專家點評等環節展開,探索數學教學高質量發展路徑,并對青島市初中數學學科共同體的發展起到了引領和示范作用。
會議由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青島市市北區教育研究發展中心、青島第三十四中學承辦。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青島大學、青島市教科院、市北區教育研究發展中心相關領導,各區市初中數學教研員、骨干教師代表,以及教學成果團隊成員共300多人參會。會議由青島市教科院教研員張榮欣主持。
理念碰撞:五維一體與結構化教學獲高度評價
當天上午,專家團隊對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江守福的教學成果《教研、教師、課程、教材、教法“五維一體”提升初中生數學學習力》和青島一中市南分校數學教師隋淑春的教學成果《初中數學結構化教學二十年實踐與探索》進行深度剖析與指導,高度肯定了青島市“問題導向、實證研究”的科研范式,認為兩項教學成果形成了“理論建構—課堂轉化—資源開發”的完整鏈條,提供了可復制經驗。
課堂實踐:特殊化策略與結構化教學落地生花
青島第三十四中學數學教師趙英潔以《問題解決策略:特殊化》為課例,借助數學軟件動態演示正方形旋轉過程,引導學生通過“特殊化”策略將復雜幾何問題轉化為規則圖形求解。課堂中,學生經歷“理解問題——擬定計劃——實施計劃——回顧反思”的解決問題過程,并拓展到代數問題的特殊化,深化了策略應用能力。
青島第五十九中學數學教師孫斐帶來《多邊形內角和的探究及應用》一課。她以“數形結合”為主線,從三角形內角和拓展至多邊形,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分割方案,對比解法共性,總結邊數與三角形數量的核心規律,直觀地展示了結構化對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作用,同時培養了學生邏輯推理與數學抽象素養。
成果發布:二十年深耕構建可復制教學模式
江守福系統展示了教學成果《教研、教師、課程、教材、教法“五維一體”提升初中生數學學習力》。該成果歷經二十余年研究,通過整合教研體系、優化教師梯隊、重構課程框架、深化教材分析及創新教學方法等舉措,形成了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與學習能力的系統方案。
隋淑春分享教學成果《初中數學結構化教學二十年實踐與探索》。該成果創新構建“五環節兩延伸”結構方法體系,統整初中數學“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四大領域,打造了一套系統化的教學模式和資源庫,為一線教學提供了實踐范本。
專家引領:教材改革與結構化能力培養成關鍵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副主編章飛在總結點評環節,高度評價青島對初中數學北師大版新教材編寫的貢獻。
章飛認為,青島市初中數學團隊通過持續的教材研發和創新性教學方法的應用,顯著提升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課堂上學生在問題解決策略方面表現自然流暢,在解決復雜問題中展現出深刻理解和創造性思維,可以看出結構化教學顯著提升了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他還以“導航系統”為喻,強調教材設計需邏輯清晰,幫助學生在知識網絡中建立路徑;同時建議老師通過“問題鏈”設計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生成結構化學習的能力。
暮春嘉月,惠風駘蕩。本次教學成果推介會通過理念碰撞與實踐展示,融通結構化教學,持續加強教研、教師、課程、教材、教法“五維一體”建設。此間教研,青島市初中數學教育人執專業之椽筆,從理念到實踐,既催新芽破土抽穗,亦引老枝吐翠生華,在改革創新與實踐勵耘的交響中,變奏初中數學教學高質量發展的共振回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