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廣東省中小學課堂教學數字化評價與質量提升項目”2025年春季學期省級教研活動第17場在東莞市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舉行。本次活動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主辦,東莞市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承辦,本項目4所學校(韶關市張九齡紀念中學、韶關市武江區田家炳沙湖綠洲小學、東莞市東城虎英小學、東莞市厚街鎮新塘小學)共同協辦,并得到了東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東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陳月強代表學校致歡迎辭。他表示,CSMS在賦能教學改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教師提供了數字化支持,是實現大規模、常態化精準教研的有效途徑。他期望此次活動能為青年教師的成長開辟新路徑,推動教師專業能力的全面提升。
東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陳月強致辭
東莞市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副校長劉秋燕以《基于CSMS助推高中課堂思維激發的實踐研究》為題,分享了該校如何利用CSMS系統多維度分析課堂思維激發情況,通過優化問題設計、強化師生互動、平衡提問類型等策略,有效提升高中課堂的思維激發效果,為思維培養提供了可視化抓手。
韶關市張九齡紀念中學副校長劉玥以《基于CSMS項目的校本化課堂教學提質賦能路徑》為題,依托CSMS系統與AI工具的深度融合,研究并探索出“數據診斷—反饋改進—優化再實踐—效果驗證”的課堂教學賦能提質路徑,顯著提升了課堂教學的精準性與實效性。
韶關市武江區田家炳沙湖綠洲小學教務處副主任林恩云的分享題目為《運用CSMS提升小學科學課堂師生言語互動效果的實踐研究》,他通過小學科學課堂的實踐研究,展示了CSMS系統如何幫助教師精準分析師生言語互動現狀、提出改進策略,有效提升師生言語互動效果,促進教學過程的全面優化。
東莞市東城虎英小學康梅琳老師的分享題目是《CSMS賦能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優化的實踐研究》,利用CSMS智能診斷系統,通過四階段研究法分析課堂數據,推動教學策略優化,實現思政課數字化轉型的新突破。
東莞市厚街鎮新塘小學副校長陳麗君的分享題目是《依托CSMS助力青年教師發展》。該校依托CSMS,以“個體成長+群體共研”模式推動青年教師從站穩講臺到專業進階,形成“數據診斷—專家指導—課例優化”的教研環節,帶動了全校教師自發參與數字化轉型的積極氛圍。
教研沙龍環節圍繞主題《數智領航 強師賦能——CSMS賦能青年教師成長》,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歷史科組長王董業、韶關市張九齡紀念中學副校長劉玥、東莞市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高中物理教師胡惠琪、韶關市武江區田家炳沙湖綠洲小學語文教師閆靜、東莞市東城虎英小學語文教師袁珮霖、東莞市厚街鎮新塘小學數學教師袁燕瓊等幾位老師參加研討。針對“CSMS如何幫助青年教師用數據‘看見’真實課堂”、“基于CSMS青年教師如何進行課堂教學調整”、“CSMS如何為青年教師畫像與賦能”等問題,多位老師從不同角度分享了CSMS在助力教師教學轉型、優化課堂生態、推動教研機制變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展現了CSMS在賦能青年教師成長中的巨大潛力。
開展沙龍研討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林靜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她表示本場活動有三點收獲:一是活動前長期的課堂改進實踐,提升了教師課堂教學能力;二是專題研究分享準備過程,提升了教師科研能力;三是基于循證的教學改進,促進了學校發展。她對項目學校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要看懂指標、看透數據,把CSMS放入真實的課堂;二是要深研數據,把重點放在教學改進上。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林靜進行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聚焦“數智領航 強師賦能——CSMS賦能青年教師成長”,展現數字技術在教學管理與分析中的應用及其對青年教師成長和教學教研深化的推動作用。該活動彰顯CSMS系統在賦能青年教師成長方面的顯著成效,為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來源:廣東教育研究院
編輯:廣東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