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六年級,戴上了眼鏡,感覺有些難受。
這么小的孩子,現在的學習的壓力非常大,作業也是非常多,沒有了我們童年時的快樂,釣魚、游泳、放羊、抓小鳥......
現在眼鏡反而近視了。我問孩子:你們班級里面有多少人戴著眼鏡呢?
孩子思考了一下說:媽媽,好像得有一半了。這句話讓我陷入沉思。
說實話,孩子平時在家管的相對嚴格,不怎么刷手機,看電視也是半小時,為了防止近視,糾正坐姿,還專門買了糾正器,但最終還是近視了。
后來思考了幾天,感覺學校的電子屏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孩子一天基本上所有的時間都在學校,放學了在家做作業。
在學校學習基本上都是電子屏,正面看電子屏是能夠看清的,但側面看,就有一些反光。
這樣對孩子看黑板并不太好,尤其是影響孩子的正常視力。
由于亮度的變化、角度的變化等等,尤其是看黑板的時間達到了6個小時以上,綜合起來,孩子不近視都難。
怎么能夠意識到孩子眼睛不舒服呢?有什么信號呢?
孩子放學回來,就在家做作業,我走到他旁邊,看到他不停的揉眼,這是眼睛疲累、干澀的表現,需要休息。
電子屏傷眼的三大"隱形殺手"
1.藍光。曾經看過一本書,里面說的人得眼睛看得見的事物是有限的,還有一些事物是我們看不見的,比如波長415-455nm藍光。
這種藍光進入眼睛,長時間就會影響視力,曾經有研究表明,使用防藍光膜班級的近視增長率比普通班級低23%。
2.反光。學生在教室聽課,由于黑板或者電子屏的反射,這種光的強度是正面的3倍,所以孩子長時間看,容易產生疲勞,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近視。
3.頻閃:電子屏的低刷新率就像不斷開關的燈泡,雖然人的眼睛不易察覺,但睫狀肌卻在持續進行無謂的調節運動,就像做俯臥撐一樣。
怎么解決電子屏的傷害?
在杭州某實驗小學,開展了一項"20-20-20"護眼行動,就是每20分鐘課程,會插入20秒的看遠處的時間。
這個行動實施半年后,近視新增率下降40%。
其實,最有效的護眼其實寫在《黃帝內經》里,每天2小時戶外活動,陽光刺激多巴胺分泌,這是最好的'近視剎車片'。
另外,在飲食上,我們要多吃富含葉黃素的菠菜、玉米,這樣能夠有效的預防近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