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總務處招聘一個管理崗,對學歷的要求是博士,對技能的要求是有廚師證更好。
前一個要求淘汰了百分之99學歷不夠的人,后一個要求淘汰了百分之99的博士。
在記者好奇這個崗位是不是蘿卜崗的時候,接受采訪的人說,這個是總務處提出來的要求,是研究過的,肯定是合理的,不存在蘿卜崗。
從薪水上看,年薪18萬,對博士來說,算不上什么好崗位。
很難想象有人為了這么一個崗位大費周章,既然到了博士這個崗位了,就沒有一個其他證書能卡住其他人?非要廚師證?
所以我覺得這不是一個蘿卜崗。
當然,如果是蘿卜崗的話,就博士學位證加廚師證,兩證合一,我也佩服這位仁兄的努力。
一個后勤的管理崗位,能夠把門檻定到博士崗位,我想這個才是我們應該擔心的事情。
據東南大學的有關人員回復說,招聘專業的博士,是為了學生的營養考慮。
咱們也不太懂,什么樣的博士,會研究大鍋飯有沒有營養,有懂得朋友可以教教我。
所謂營養,無非就是蛋白質、脂肪、碳水、纖維要搭配合理,營養要均衡。這里面肯定有學問,但是不是有博士專門從事大鍋飯營養學的研究,還要同時懂管理,因為沒上過博士,確實不太懂。
這其實只能證明一件事情,就是學歷變得越來越不值錢了。
現在大學畢業,如果不是工科專業,那么大概只有兩條路可以走,要么考編制,要么繼續讀研究生,要想靠著一個大學文憑在這個社會上找到一個心滿意足的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熱門領域,比如AI和芯片領域,博士學歷基本成了標配。其他人有沒有能力從事這些工作不知道,首先就喪失了這個機會。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隨著AI技術的興起,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會變得越來越大,有的人借助超級工具,可以一個人完成10個甚至100個人的工作。
英偉達的老板黃仁勛最近演講說過一段話,他說AI不會取代人,但是AI會淘汰那些不會使用AI的人。
隨著自動化,人工智能的興起,我們這一代人可能越來越多的面臨一個問題,學東西沒有AI快,干活沒有自動化設備利索。
為了找到少部分還需要人去參與的工作,人們要卷學歷,找關系,無所不用其極。
這個世界的變化,變得越來越快,我猜想,很多博士也沒有想過,自己找工作,還需要一個廚師證,自己上到30歲后做的工作,是看學生的飯菜有沒有營養。
可能以后,人們真的需要上學到40,50歲,才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