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政治舞臺上掀起一場風暴,12個州結成聯盟,向特朗普政府發起“逼宮”,要求將對華關稅全部撤回,這一訴訟在當地時間5月21日開庭審理,引發廣泛關注。
今年2、3月,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加征20%“芬太尼”關稅,4月2日又宣布“對等關稅” 。
這些關稅政策猶如巨石投入美國經濟與政治的湖面,激起千層浪。
紐約州、亞利桑那州等12個州的總檢察長果斷出手,于上個月將特朗普政府告上法庭,指控其關稅政策違法。
這場訴訟核心圍繞著一個關鍵問題:特朗普是否有權在未獲國會批準的情況下加征關稅 。依據美國憲法,加征關稅的權力歸屬于國會,正常情況下總統無權擅自加征。
1977年通過的《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IEEPA)成為特朗普加征關稅的主要依據 。該法規定,總統在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且相關威脅主要來自國外時,可采取措施,其中包括加征關稅 。
特朗普正是先宣布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再以此為基礎實施一系列對華關稅舉措。
控辯雙方在法庭上圍繞IEEPA展開激烈交鋒。12個州的總檢察長作為控方,在訴訟書中指出,特朗普宣布的緊急狀態不合理,沒有充分證據表明關稅是出于“國家安全”需要 。
美國憲法明確總統只有面臨“國外的異常和特殊威脅”時才能宣布緊急狀態并征稅,特朗普此舉不僅擾亂美國經濟,還破壞了憲法秩序 。
他們還強調,國會從未授予總統加征此類關稅的權力,特朗普政府通過行政命令、社交媒體發文等方式宣布關稅,已構成違法 。
特朗普政府的律師作為辯方則認為,總統宣布的緊急狀態不應受司法審查,這是“政治問題”,只有國會有權干預 。
律師強調美國與中國等國的貿易逆差“掏空了美國的制造業基礎”,所以特朗普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合理 。
同時指出,針對關稅的禁令將對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造成“極具破壞性”的影響。
參與起訴的12個州經濟實力不容小覷,2024年經濟產出總和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30% 。
這些州在國際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像加州,其洛杉磯港和長灘港承擔全美40%的進口貨物,關稅一加,港口貨運量暴跌30% ;紐約州企業也因關稅叫苦不迭,普通家庭成本增加,政府成本上漲超1億,紐約市還可能流失3.5萬個崗位 。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美國地方經濟沖擊巨大。
目前,美國政府面臨八項與特朗普關稅相關的訴訟,其中六起由國際貿易法院審理,兩件由聯邦法院審理 。
早在特朗普1.0時期,他就面臨過類似訴訟,指控其宣布的關稅非法,當時裁決結果對他有利 。這次訴訟,雖然地方反對聲音高漲,但由于美國法律未明確界定“緊急狀態”含義,總統有較大自主裁量權,法院很難判定特朗普宣布的“緊急狀態”是否越權,因此案件走向充滿不確定性 。
這場12州與特朗普政府的關稅之爭,背后可能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政治博弈。
起訴的12個州中,不少是民主黨票倉州,而特朗普是共和黨人 。民主黨可能想借此削弱特朗普權力,為2026年中期選舉鋪路 。
同時,美國企業界也集體反水,全美零售聯合會、商會等六大商業團體聯合聲明,稱關稅正在摧毀美國就業,懇請總統停止關稅政策 。
特朗普也意識到關稅政策已成“燙手山芋”,態度有所軟化,甚至表態愿意飛到北京談判,但這或許只是緩兵之計 。
美國12州結盟“逼宮”特朗普要求撤回對華關稅這一事件,不僅是簡單的法律訴訟,還牽扯到美國政治、經濟、黨派斗爭等多個層面 。
后續案件如何發展,特朗普政府是否會調整關稅政策,都有待進一步觀察,其結果也將對中美貿易關系以及美國國內經濟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