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熙生物發布一篇《概念總在重演,科技永遠向前》的文章,在文章中稱透明質酸產業“在近幾年資本市場的概念切換中遭遇了謊言與踐踏”。
同時,華熙生物“點名”一眾券商及其研究報告,指責部分券商的研究報告通過對比透明質酸(俗名:玻尿酸)與重組膠原蛋白成分,鼓吹透明質酸“過時論”,誤導市場;并點名了西部證券、安信證券、信達證券等一眾券商的研究報告存在“誤導性結論”。
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華熙生物“炮轟”一眾券商研究報告背后,均指向巨子生物。這家重組膠原蛋白企業,在產品線上與華熙生物護膚板塊有著高度重合,在業績、二級市場上,卻與華熙生物近年的走勢全然不同。
對于華熙生物此次“點名”一眾券商事件,南都灣財社記者聯系巨子生物、華泰證券、西部證券等并發函,截至發稿,暫未獲得回應。
知多D
玻尿酸
玻尿酸(透明質酸)是一種人體內天然存在的保濕成分,廣泛存在于皮膚、關節等組織中,能鎖住水分、填充支撐組織。目前醫美中使用的玻尿酸為人工合成的安全填充劑,通過注射改善輪廓、淡化皺紋、提升皮膚質感。
重組膠原蛋白
重組膠原蛋白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合成的膠原蛋白,利用微生物發酵生產,結構和功能與人體自身膠原蛋白高度相似,醫美行業常用于修復、抗衰、保濕等。
華熙生物炮轟券商,指其研報是“誤導性言論”
在華熙生物的“正名”文章中,對于券商研究報告的“誤導性結論”,公司列舉稱:比如華泰證券分析師在相關研究報告中稱“與玻尿酸相比,重組膠原蛋白具有更多生物學特征,在美白、抗衰、再生、修復等領域具有更加多樣化的應用場景”;“相較于玻尿酸有潛在交聯劑殘留‘饅化臉’的風險,重組膠原蛋白在安全性等方面具有相對優勢”。
又例如:西部證券分析師在《科技為舟,引領膠原蛋白健康美學》中表示,“透明質酸鈉則更側重于補水保濕,可以應用于日常皮膚護理或術后皮膚修復,其修復功效弱于膠原蛋白”。
在華熙生物點名的“誤導性言論”中,包括:華泰證券發布的《巨子生物(2367HK)始于膠原,不止膠原》:“與玻尿酸相比,重組膠原蛋白具有更多生物學特征,在美白、抗衰、再生、修復等領域具有更加多樣化的應用場景”;西部證券發布的《科技為舟,引領膠原蛋白健康美學》:“透明質酸鈉則更側重于補水保濕,可以應用于日常皮膚護理或術后皮膚修復,其修復功效弱于膠原蛋白”。
安信證券在相關研究報告中表示,“透明質酸的主要特性為皮膚潤滑和保濕……膠原蛋白相對于透明質酸及植物活性成分的優勢在于其皮膚修護和抗衰老的功效”。
上述研究報告內容均被華熙生物稱作“誤導性結論”。華熙生物稱,透明質酸被描述為“過時”、“不如某物質安全”、“不如某物質更具生物活性”、“不如某物質具備市場價值”……這些抹黑與受操控的自媒體及網絡上的虛假消費者評論形成共振,嚴重誤導了市場,破壞著一批中國企業多年建立起的全球產業優勢。
對此,華熙生物對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透明質酸和膠原蛋白都是人體重要的物質,透明質酸與膠原蛋白的互動,構成了細胞外基質ECM功能的核心,這兩個物質形成了信號共生、力學共生、病理共損的三重關系。
華熙生物稱已接到部分券商道歉
華熙生物此前對其他媒體回應表示:“目前大部分機構已刪除了錯誤研報,華熙生物也接到了部分券商的道歉”。同時華熙生物回應稱“對于這些罔顧科學事實的內容,華熙生物已于上周向證監會反映”。
對于券商研究報告的“誤導性結論”等問題,華熙生物對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公司與券商機構保持著交流。但是,關于相關研究報告的具體修訂態度,華熙生物無法代為回應。
“目前,我們還需要等待專業部門和監管機構來判斷,這些券商研報是基于自身獨立分析,還是全面引用了研報涉及的相關公司招股說明書的內容。如果該招股說明書存在重大的信息披露問題,則應由相關監管機構和交易所出面解決。”華熙生物向記者表示。
不過,一位被華熙生物“點名”的券商研報的撰寫者有不同觀點,這位分析師表示:“我參與撰寫的這篇研報并不是在為巨子生物‘站臺’,只是將一些客觀的公開資料整合撰寫。研究報告里面提到的對比重組膠原蛋白和透明質酸部分,都是經過專門的合規質控審核的,都是有底稿和依據的”,這位分析師指出,“研報的合規審核很嚴格,包括論述是否合理、數據來源是否公開、客觀”。
南都記者聯系華泰證券、西部證券等多家券商,截至發稿暫未獲得回應。
兩大行業協會發出倡議
值得一提的是,華熙生物發文后不久,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共同發布了《中國醫美和美妝行業健康生態倡議書》,其中提到要“堅守科學,理性領航”,并且“文明營銷,誠信宣傳”。
華熙生物對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華熙生物此次發聲前已和兩大行業協會進行了溝通并獲得支持。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及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非常了解行業的技術、演進方向和目前市場壞境面臨的挑戰和資本市場概念切換帶來的問題。
“行業協會一直支持產業向著健康、理性、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尤其此次針對華熙生物提出的問題,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及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高度重視,并已于5月19日發出聯名倡議書,呼吁從業者及資本市場回歸科學本質與商業文明。”華熙生物進一步指出。
觀察
華熙生物“炮轟”券商 背后“劍指”巨子生物?
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華熙生物點名的一眾券商研究報告中,對應研報內容的主角皆是巨子生物。具體包括:華泰證券發布的《巨子生物:始于膠原,不止膠原》、安信證券發布的《巨子生物:國貨膠原蛋白龍頭,妝字號至III類械全方位覆蓋》、信達證券《以護膚品&敷料為始,奔赴星辰大海——巨子生物深度報告》等。
值得玩味的是,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也曾“炮轟”膠原蛋白。趙燕曾在公司業績說明會上表示:“膠原蛋白在護膚品上用,那就是個概念。因為它吸收不了,它也不是在你皮膚里面形成保護膜。”趙燕指出,“如果我們正常的皮膚,膠原蛋白是沒辦法起效的,尤其資本市場都覺得膠原蛋白今后要存在什么替代,我覺得不太可能。”
而“將膠原蛋白用在護膚品”的巨頭之一,被媒體解讀為巨子生物。因此,趙燕上述言論也一度被市場解讀為“讓巨子生物略顯尷尬”。
巨子生物此前表示:“我們在大部分專業皮膚護理產品中以不同組合添加我們自主生產的四種重組膠原蛋白,即重組I型人膠原蛋白、重組III型人膠原蛋白、重組類人膠原蛋白及小分子重組膠原蛋白肽。不同的重組膠原蛋白對人體皮膚有不同的作用。”
公開資料顯示,巨子生物屬重組膠原蛋白賽道,公司在官網自稱“全球重組膠原蛋白領導者”,旗下品牌包括“可復美”“可麗金”以及“欣苷”等,旗下產品有面膜、水乳、精華護膚品等,于2022年成功在港股IPO。
業務上,巨子生物旗下產品與華熙生物功效型護膚板塊產品線高度重合,相關產品都是面膜、水乳、精華護膚品等。而在華熙生物在2018年-2022年業績持續增長期間,公司護膚板塊是最大的增量,旗下“潤百顏”“夸迪”等都曾是10億級品牌。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華熙生物近年來業績持續下滑,背后的“元兇”也是護膚板塊的持續縮水。公司2024年營收、凈利潤分別為53.71億元、1.74億元,分別同比大跌11.61%、70.59%,公司一季度凈利潤也同比跌超58%;其中,公司皮膚科學創新轉化業務2024年實現收入25.69億元,同比下降31.62%。
與華熙生物持續下滑的業績截然相反,巨子生物近年來業績持續攀升。2024年實現營收55.39億元,同比增長57.07%;實現凈利潤20.62億元,同比增長42.06%。在業績高增、資本關注等背景下,巨子生物在二級市場上一路震蕩上行,近日公司股價更是頻頻創新高,一度突破920億港元。
但不同于巨子生物的走勢,華熙生物近年來市值不斷縮水,與2021年超億元的市值巔峰相比,公司市值縮水嚴重,截至5月21日收盤,公司總市值僅25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華熙生物回應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我們的競爭情報信息觀察到這些誤導性言論被機構和紅人和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平臺大量引用,甚至故意歪曲,在華熙生物與行業企業的交流中發現,不止一家遭遇了這種情況,由此判斷必須與相關部門溝通,否則不但一個產業會受到傷害,消費者也不會有一個真實的信息壞境。”
巨子生物被多只基金重倉 華熙生物遭機構“拋棄”?
時間節點拆解來看,“2022年”被華熙生物視作“題材切換”的關鍵節點。
華熙生物表示,2022年開始,隨著資本市場不斷追求新的公司題材,重組膠原蛋白概念被看似幸運地選中了。為了營造比透明質酸產業更大的預期,圍繞某重組膠原企業的研報中,出現了大量直接針對中國透明質酸產業的所謂“對比研究”,所有人都可以檢索到這些大量散布的“研究報告”來自哪家機構、圍繞哪家企業、發布于什么時間,他們的名字與誤導性言論被永久地記錄在了互聯網的世界里。
值得注意的是,巨子生物于2022年在港股成功IPO,華熙生物在這一年股價一路震蕩下行,也是在這一年,華熙生物業績增速趨緩。
機構持倉來看,重倉持股巨子生物的基金確實不少,在易方達核心優勢股票A、易方達長期價值混合C、易方達核心優勢股票C、華夏消費龍頭混合C、易方達商業模式優選混合C等多只基金的一季度報告中,巨子生物都是一眾基金的重倉股,且在不少基金持倉中都是“重倉中的重倉”。
事實上,不僅是巨子生物,同樣處于重組膠原蛋白賽道的錦波生物(832982.BJ)也備受機構青睞,在同泰開泰混合C、景順長城成長之星股票A、華夏成長精選6個月定期開放混合C的一季報中,錦波生物都是重倉股。
不同于巨子生物等備受基金青睞,在基金的一季報中,華熙生物僅在長城中證醫藥衛生指數增強C等少數基金持倉中現身。
華熙生物表示,透明質酸“過時論”的興起,本質上是一場由“浮躁資本”構建的題材幻象。它將一個演化了數億年,從未離開生命科學研究中心的主角,拉入了以季度為單位的資本市場概念切換敘事中,試圖用“神話過時”繞開中國產業發展必然面臨的進階過程,引導資本和市場資源聚焦于資本新題材,用“新貴登場”塑造著沙土高樓。
對于市場競爭等問題,華熙生物5月21日對南都灣財記者回應表示:“我們堅決反對任何通過歪曲科學事實、誤導消費者、操控信息等手段進行的不良競爭。此類行為不僅損害了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更重要的是,它嚴重透支了消費者對整個中國生物科技和醫美行業的信任,長此以往將阻礙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華熙生物堅決反對此類不良競爭,并且會盡自己所能維護行業的良好生態。”
“華熙生物本次行動的目的不在市場的一城一地的爭奪,而是防止資本與消費市場超級勢力的結合、防止學術權力與資本的結合、防止少數人操控信息的基本生態。我們相信這樣的生態一旦在各界的關注下得到治理,優秀企業的價值創造自然會得到回報。”華熙生物對南都灣財社記者進一步指出。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張海霞
制圖:易福紅(豆包A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