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協同推進的重要進程中,城關區全方位、深層次地將“移風易俗”理念融入日常工作,扎實推進“十破十立·移風易俗”十大行動。如今,文明新風如暖煦春風,悄然潤澤城關大地的每一處角落,“抵制高額彩禮”與“殯葬移風易俗”的嶄新風尚正逐步成為社會主流價值導向,有力推動著社會文明進步。
健全機制強引領 彩禮治理有章循
城關區嚴格落實《“十破十立·移風易俗”推進十大行動建設文明鄉風實施方案》,多次組織召開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移風易俗聯席會議等專題會議,對移風易俗工作進行科學、全面、細致的規劃與部署。推動轄區21個行政村依據“十破十立”的核心精神,結合各村實際情況,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明確將抵制高額彩禮納入其中,使婚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鹽場路街道羅官村規定彩禮原則上不超過5萬元,東崗街道欣欣嘉園社區限定酒席規模不超過20桌。
同時,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等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力量,積極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參與到抵制高額彩禮的行動中來,推行黨員干部“兩報告一承諾”制度,鹽場路街道石門溝村等基層黨組織組織黨員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要求帶頭踐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形成“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示范效應,凝聚起廣泛的社會共識,共同倡導理性、健康的婚戀觀念。
多維宣傳齊發力 新風理念廣傳播
文明理念“聲”入人心,城關區創新“線上+線下”融合宣傳模式,讓移風易俗理念觸達“最后一公里”。線下依托各村文化墻、宣傳欄設置“拒絕天價彩禮”公益廣告2000余處,累計發放宣傳手冊1萬余份,東崗街道舉辦“文明鄉風”主題講座50余場;線上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發布短視頻260條,青白石街道創作的蘭州方言版“治理高價彩禮”情景劇播放量達1.1萬次,引發群眾熱議。此外,結合“清明”“七夕”等節點開展673場主題活動,超5萬人次參與“孝老愛親故事會”“移風易俗文藝匯演”等,讓文明新風在歡聲笑語中浸潤人心。
文化法治雙驅動 涵養新風育鄉風
涵養新風尚“雙輪驅動”城關區將文化浸潤與法治保障相結合,培育文明鄉風“軟實力”。鹽場路忠和村依托“藝術節”編排法治課本劇《西門豹治鄴》,以“破除迷信、崇尚科學”為內核,引導群眾樹立理性婚喪觀;羅官村將農家書屋升級為“文明實踐加油站”,開展“鄉村文化故事分享會”傳播優良家風。
同時,開展“法律進鄉村”專項行動,鹽場路街道聯合區法院、婦聯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手冊680份,現場解答彩禮糾紛、贍養繼承等法律問題,同步推行“一村一法律顧問”機制,為群眾提供糾紛調解、法律咨詢等服務,實現移風易俗“德治”“法治”雙軌并行。
通過一系列舉措,城關區在抵制高額彩禮、深化殯葬改革等移風易俗工作中成效顯著,文明婚戀觀與節儉婚俗廣泛普及,高價彩禮、鋪張婚慶等陳規陋習有效遏制,文明殯葬、節儉治喪、低碳祭掃理念深入人心,厚養薄葬、生態安葬成為社會新風尚。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顏娜 文/圖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