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這句已經被人們玩壞的土匪官話是辨別土匪身份最直接的方法。
一提到土匪,人們無不感到害怕和恐慌,土匪類似于強盜,他們以打家劫舍、搶奪錢財為生,無視正常社會的法律和道德規則約束。而且有些土匪勢力有很強大的武裝力量,所以平民百姓對土匪都是又恨又怕。關于土匪的影視劇也是層出不窮,可見土匪一度成為影響社會治安的頑固分子的存在。
我們有時候在影視劇中還會看到一些義匪,何謂義匪?有一個詞形容再合適不過了——劫富濟貧。對于壓迫廣大平民的貴族和地主階級,歷來是社會反派的存在,他們掌握了社會資源的大部分,使得廣大民眾的生活苦不堪言,所以能抱怨于貴族富族階層,就被看做是正義之舉,而義匪就是劫富濟貧的代表形象。
然而無論是悍匪還是義匪,他們都有一條不成文的行規,那就是不能搶劫進京趕考的人,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古代土匪山賊有規矩,和尚、道士、孤兒寡母、趕考舉子、紅白喜事都不能搶,搶了會被同行看不起。抗戰時期,大批學生教師南遷,徒步經過千山萬水,各地的土匪從來不搶他們,因為知道他們都是讀書人,這叫“盜亦有道”。
其次是因為進京趕考的讀書人都想通過讀書而鯉魚跳龍門,他們都比較清貧,沒什么油水但是他們的社會地位卻很高,土匪們覺得搶不到錢,反而被人鄙視,所以還是不招惹讀書人為妙!
再次就是古人非常敬畏讀書人,他們認為讀書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搶了是要遭報應的如果遇到讀書人,他們都會非常恭敬,可見讀書人在土匪眼中可不是一般人。
還有就是古時的官府對土匪搶劫讀書人這類事情查得非常嚴,很多土匪不愿意冒巨大的風險去招惹一個燙手的山芋,所以土匪遇到讀書人都會避開的。
最后一個原因就有點現實了,你還別說,這土匪還挺有遠見的,進京趕考的讀書人以后可是會做官的,結個善緣、搞好關系,說不定哪天這關系就用上了呢!
基于以上原因,可以看出古時的讀書人在土匪面前還是沒有太大吸引力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