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光強
日前,《中國紀檢監察》雜志在披露四川綿陽深入開展“校園餐”專項整治情況中提到,一中學食堂經理斂財超百萬,小賣部里一個面包就要收2毛錢回扣,令人瞠目結舌。
類似問題并非孤例,華南地區一鄉鎮中學飯堂負責人連續11年套取學生餐費的新聞也刺痛了大眾的心。
校園餐承載著家長的信任、學校的責任,關系著學生的健康和無數家庭的未來,本應該是放心餐、良心餐,卻被某些利欲熏心之人肆意“啃食”,完全把學生利益、學生成長拋到“九霄云外”。這樣的校園“蛀蟲”,絕對不能姑息縱容,必須“露頭就打”。
校園餐經費,取之于學生,須用之于學生。從這里面“撈油水”,應當一查到底!
下大力氣整治,更必須堅持“嚴”字當頭。無論是學生伙食費管理,還是食堂采購、家長和老師陪餐,每一個環節都應該是公開、透明,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相關部門要多管齊下,建立起一套嚴密、有效的監督機制,通過定期巡查、隨機抽檢、設立舉報渠道等多種方式,對校園餐的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監管。
校園餐絕對不是任人宰割的“唐僧肉”,任何伸向“盤中餐”的黑手、任何利益輸送鏈條都必須斬斷。相關管理者、經手人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常給自己念一念“緊箍咒”,堅守職業道德和法律底線,以敬畏之心守護好學生的每一餐,讓校園餐真正在陽光下運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