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月亮,與夏日的螢火蟲一樣,打開了孩子們的浪漫想象和詩意世界。三十年前的放學路,釋放了孩子們在學校一天收獲的小驚喜、小秘密,也消解了孩子們在學校一天積累下來的小情緒、小糾結。沒錯,放學路上的花花草草、清風樹蔭,跳動的螞蚱、飛舞的蝴蝶、嗡嗡的蜂蜜,還有“兩個黃鸝鳴翠柳”的小溪畔、“疑是驚鴻照影來”的淺水上······處處生長著收放自如的生命彈性。
時至今日,放學路上景色變了,放學路上的“伙伴”也變了——那就是再忙碌的父母,也會來接孩子一起回家。放學路上,無論是行走還是乘車,這是一段多么難得的“親子時間”啊。在這短暫的時間里,我們依然要釋放了孩子們的小驚喜與小秘密、消解了孩子們的小情緒與小糾結。更重要是的,讓“放學路”成為每個孩子的“生命課堂”。反詐防騙,拒絕霸凌,遠離毒品,安全出行······孩子們向家長們講述聽來的真實故事,家長們向孩子們講述關于生命哲理的古今小故事,在“雙向奔赴”中完成生命教育的閉環(huán)。
在這“生命課堂”里,尊師重道、友愛同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5年5月10日,城市服務職業(yè)學院學生姜昭鵬在春季高考途中勇救突發(fā)心梗同學的事件,如同一束光,照亮了社會的多個維度。從敢救、能救、會救,反映了一名學生尊師重道、友愛同學的優(yōu)秀品質。獲得補考機會,是對其救人善舉的最好褒獎,也是對生命教育的有力回應。完成補考后,姜昭鵬第一時間去看望了同學,談笑間,友誼之光照亮人生之路。
在這“生命課堂”里,樹立強國有我、科學報國的鴻鵠之志,是個人所向、是時代所需。山東核電1、2號機組商運發(fā)電,核能供暖工程“暖核一號”交出靚麗“綠色答卷”,“國和一號”“華龍一號”等大國重器項目,為煙臺清潔能源產業(yè)發(fā)展注入強勁新動能······這里澎湃著核電青年人才的堅守和創(chuàng)新。我國首次海上航天試驗發(fā)射、首次海上航天熱發(fā)射、世界首艘海上火箭發(fā)射船研發(fā)設計等重大工程……這里閃耀著東方航天港集團海上火箭發(fā)射及回收技術攻堅團隊的“青春答卷”。這支由75人組成的團隊,35周歲以下青年達60人,占比達80%。他們是新時代航天精神的傳承者,也是我國海上發(fā)射從無到有、從初試鋒芒到多點開花的見證者與親歷者。
要想上好“生命課堂”,應該如何跟孩子相處?詩人紀伯倫在《論孩子》中寫道:“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相見的。”讓我們在放學路上,與孩子分享這一首詩吧。在一次次“雙向奔赴”中,我們必將會懂得:放學路,是孩子們與家長們共建共享、共同成長、一起向未來的“生命課堂”。
(作者:鄔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