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海東
清津造船廠的新驅逐艦下水事故,朝鮮并未對外公布現場圖片,只有英國智庫“開源中心”(OSC)公布的商業衛星圖片(下圖)。
從這張圖片可以看出,朝鮮的新大艦的確是失去了平衡,翻了。說實話,昨天發稿后看到這張衛星圖片時,我感覺金正恩在現場目睹翻船全過程之后發的火(嚴厲指責、嚴厲警告)似乎與翻船景象不匹配,有些輕了,甚至可以說比較克制。
新大艦翻成這般模樣,能不能如金正恩要求的那樣在6月下旬八屆十二中全會召開之前修復,是一個疑問。網上軍迷們的看法,大多傾向于這新大艦基本“完了”,并不像朝鮮官方表現得那么樂觀。
在中,我曾經講過,要相信朝鮮創造“奇跡”的能力,尤其是在金正恩下令“無條件修復”的前提下,畢竟把翻了的大艦扶正、讓它把失去的平衡再找回來不難,至于損壞到什么程度、是否修復,其實是我們看不到的部分,只要它正過來,朝鮮完全可以對外宣稱“已經修復”。而這一點,應該難度不大。
金正恩在現場下令嚴查,并且親自指出了責任人、成立了事故調查組。這個由檢察官和專家組成的調查組相當給力,不僅全面著手調查,而且得出了一點與22日不同的結論——
根據對驅逐艦詳細進行水下及內部檢查的結果,確認與初期發表的資料不同,沒有船底破洞,船體右舷被刮削,通過船尾部分的救生通道流進一定容量的海水。
當然,新大艦斜向側翻的事實沒有辦法改變,畢竟衛星圖片在那里擺著。所以,調查組5月23日修正的是我們看不到的水下部分,22日朝方公布的“部分區段船底破洞”變成“沒有”。由此,調查組的專家們認定,抽出浸水隔室的海水,從船臺脫離船首部分來修復艦船平衡性(也就是扶正)需要2-3天,修復舷側需要10多天的時間。這也就是說,在金正恩要求的時間內,新大艦修復沒問題。盡管事情仍然屬于“重大事件”級別,但新大艦本身損失不大。
調查組的上述結論,匯報給了勞動黨中央軍委,并且得到了軍委的認可。軍委的立場與指示如下——
調查組關于“艦船破損程度不嚴重、事故發生后浸水”的結論,是修復業務所需信息,與確定事故原因及責任無關。
這也就是說,金正恩21日在現場關于事故責任人的指認沒有問題,事故仍然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政治問題。
要查明事故原因,“調查并揭露既不可有、也不可容忍的事故發生的原因和對其有責任的當事者”,“就算艦船狀態良好,此次事故是不可容忍的犯罪行為這一事實不會改變,有關責任人絕不能逃脫自己的罪行”。
這個態度維持了金正恩21日在現場的相關定性以及處理方針,但有趣的是,通過這一指示,再次對外宣示了“艦船狀態良好”這件事,雖然它仍然靜靜地躺在水里。
之所以要把此次事故定義為“重大事件”,與新大艦是否損壞以及經濟損失無關,重點在于殺雞儆猴敲警鐘,即“要給在所有部門蔓延的缺乏警惕、不負責任和不科學的經驗主義態度以嚴厲打擊,敲響警鐘”。
說白了,新大艦事故是一次“整風”契機,是近年來整黨運動的延伸。“在所有部門蔓延”著經驗主義態度,這顯然證明問題帶有普遍性,與金正恩實現宏圖壯志所需要的干部隊伍不符。這一點,車英赫去年曾經在分析金正恩批評前代時做過分析,參見,不贅述。
在中,我曾經提過,首當其沖為此事擔責的應該是“廠長、指揮下水的中層干部以及相關人員”。朝媒23日發布的調查進展消息披露,朝鮮司法機關決定先拘留對事故有明顯責任的人員進行調查,而清津造船廠廠長洪吉浩也于5月22日被傳喚到司法機關。這大致初步驗證了我昨天的看法。不過,洪吉浩廠長是否會丟腦袋還兩說,關鍵在于他是否被金正恩視為朝鮮造船工業的“寶貝”級人物,希望他算吧
黃箭頭所指者疑似洪吉浩
事情沒有結束,我們會持續跟蹤觀察。需要說明的是,這件事情不是個技術或水平問題,而是反映朝鮮變化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