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紅嬋又成了熱搜主角,這次不是因為奪冠,而是因傷退賽,消息一出,網絡輿論直接炸鍋,網友一邊惋惜一邊質疑,甚至有粉絲直言“全紅嬋怎么又輸了,一時間,天才少女的壓力值直接拉滿,問題來了,這個18歲的奧運冠軍,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這個局面的,背后有多少故事,其實遠比一場比賽的勝負復雜
其實全紅嬋這幾年過得并不輕松,東京奧運會一戰成名,外界幾乎把她捧上了神壇,仿佛只要她站在跳臺上,冠軍就穩了,可現實沒這么美好,大家都說她天賦異稟,殊不知她身上的繃帶越來越多,十幾歲的身體早就被高強度訓練榨干了,這次全國跳水冠軍賽名單公布,偏偏缺了她的名字,理由很簡單——傷病復發,疼得實在扛不住了,只能退賽,很多人只看到她沒能“連冠,卻忽略了她每次比賽前要花半小時綁繃帶,腳踝、手腕、小腿全是勞損,這種情況擱誰身上都難受
更扎心的是,這兩年全紅嬋的狀態起伏不定,外界關注的永遠是成績單,沒人關心她背后的辛苦,三次連輸陳芋汐,尤其是世界杯三戰全亞軍,粉絲開始坐不住了,評論區各種擺爛、對噴、質疑聲一波接一波,“天才不再“全滿貫泡湯這種風向說多了,多少有點涼意,說白了,跳水本來就不是你上來就能一直贏的行當,運動員有起伏很正常,但全紅嬋這頂“天才少女的帽子太沉了,她哪怕只是第二名,外界都覺得失望
要說這次退賽,多少還是被現實按在地上摩擦,發育關加傷病雙重夾擊,18歲的小姑娘,身體已經扛不住了,別看她表面云淡風輕,背地里比賽結束都要扶著腰偷偷喘氣,問題不止是身體,心理壓力更是肉眼可見,前段時間“全紅嬋捐款400萬的假消息鬧得全網跟風點贊回懟,后腳又傳她家蓋新房被噴“飄了,就連哥哥賣自家農產品都能被說成蹭流量,這種無孔不入的輿論圍剿,放誰身上都得崩潰
現場觀眾看比賽只看最終分數,沒人管她體重變化帶來的技術難題,入水角度稍有偏差,水花大了,分數就下來了,比如加拿大溫莎站那一跳,64.35分直接無緣冠軍,網友一句“差點意思,背后是全紅嬋連夜加練,結果還是沒能突破瓶頸,這幾年全國大賽她只贏過陳芋汐一次,自己都說“找不回以前的感覺,說實話,運動員最怕的不是輸球,而是找不到狀態的無力感
其實跳水這行里,發育關是所有運動員都繞不開的坎,高敏早在2021年就說過,全紅嬋的成功像走鋼絲,隨時可能掉下去,這不是危言聳聽,14歲成名,壓力和關注度一起飆升,家庭也跟著被放大鏡照,父母低調到不敢給家里蓋房,哥哥拒絕所有商業邀約,只為不拖妹妹后腿,這樣的環境,想保持純粹都難
說到底,全紅嬋需要的是理解和包容,可網絡時代容不得失敗,誰都等著她下一個冠軍,誰都覺得她理應穩拿第一,一旦沒做到,輿論立刻變臉,甚至連家人的一舉一動都要被圍觀,這種壓力下,誰還能一直保持巔峰,運動員不是機器,也不是流量工具,她是一個十八歲的女孩,有過高光,也會有低谷
未來怎么辦,問題還挺多,發育關、傷病、輿論、對手,哪個都不簡單,陳芋汐狀態正佳,競爭只會更激烈,全紅嬋想要“破局,光靠天賦和狠勁已經不夠了,身體要養好,心態也得調整,關鍵是外界能不能給她一點喘息空間,讓她有機會慢慢找回感覺,而不是一場輸贏就全盤否定
總結一句,冠軍很難,天才更難,真正的粉絲不該只看成績,更要看到她的努力和掙扎,贏了拍手叫好,輸了也別急著扣帽子,給全紅嬋多一點時間和空間,也許下個巔峰就在不遠處,畢竟,誰還沒點低谷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