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努力過的夢想終究是場夢,全力以赴后的失落或要迎接彩虹。
福建8歲男童走失已有19天,救援人員最新發聲:孩子仍然在山上,救援犬連日亢奮發現多處疑點,救援工作鎖定新目標,找到孩子還會遠嗎?
孩子一直在山上
隨著10幾天的搜尋仍未找到孩子,不少人提出孩子已不在山上的猜測,這其中主要有三個聲音:被拐走、被藏起來、自行下山。
結合官方消息和當地人自述,發生這三種可能性的概率都不大。
石谷解是個未開發的野山,除了登頂的主路,就連當地人都極少去地形復雜的其他區域,若真被人拐走,怎么可能不留痕跡?又怎么躲避游客的視野?
登頂石谷解必經之地的小賣部老板表示,他已經查看了監控,并沒有發現孩子,孩子被拐的可能性不大。
由于這個小賣部是上下山地必經之地,小賣部及其附近的監控,均沒有發現孩子來到這里,所以小賣部老板的觀點,還是比較可信的。
如果真是被拐,不從這條主路上走的話,在其他的地方穿行,不僅容易迷路,而且還很容易發生危險。
孩子自己下山的可能性就更不大了,據當日游客回憶,失聯男孩在兩點半左右被游客最后一次看到,如果他真的是順著主路下山的,后邊的那么多游客又怎么可能會對獨自下山的孩子沒有任何印象。
更何況警方早已在第一時間對下山路口的監控進行了排查,并沒有發現孩子。
想要把孩子藏在大山當中,那幾乎更不可能了,雖然深山當中有守山人,但當地村民已經上山挨個詢問過了。
救援人員在搜尋了十多天的情況下,也沒發現幾個廢棄的房屋,而在發現的房屋內,也完全不具備生存這么多天的條件。
為什么救援人員這么篤定孩子一定還在山上,非常關鍵的原因之一就是,并沒有在下山的關鍵卡口及監控里發現孩子的身影,這一點非常關鍵。
除此之外,救援犬在搜尋的過程當中,曾經發現了幾處非常可疑的位置,這些位置都偏離了主道。
最明顯的一次是,氣味救援犬根據男孩的氣味源,曾經在某一處一直盤旋,救援犬隊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他們的經驗來判斷,男孩大概率在這里逗留過。
種種證據表明,孩子是在失蹤點走岔路進入到深山中了,救援隊經過研判,孩子已經離開了核心區域,走遠的可能性非常大,這也是官方目前對孩子去向相對比較明確的說法。
當地政府和救援指揮部也正是根據這種種證據來進行研判后,開展了相應的救援工作,從最初對孩子失蹤點附近的重點搜尋,一步步擴大至現在的方圓50公里內。
或許有人會問,就算孩子還在山上,可他這么多天吃什么喝什么,如何生存下去?
之前就有救援隊員透露,山上的泉水資源非常豐富,而且還有很多可以吃的野果子,滿足孩子基本生存需求不成問題。
要么說思維模式非常重要,既然一開始就確定了孩子走錯方向,迷失在深山當中,很多人都害怕孩子找不到吃的喝的。
但在我們專業的救援中,大家早就在搜尋孩子的同時,在很多地方放置了食物和水,以及一些應急所用的小物品。
據救援隊員透露,這些東西都沒有被動過,這或許也反映了兩個事實,一個就是孩子早已經先救援隊員一步,離開了他們放置物品的區域。
另一方面,其實也能反映野山當中或許并沒有傳說當中的蟒蛇和野豬等,否則這些食物怎么會原封不動呢?
為了方便救援人員的救援,當地政府也緊急在深山當中修建了一條通往山頂的生命道路。只要孩子還在山上,隨著搜尋范圍的不斷擴大,勢必會找到孩子。
令人感動的是,當地很多六七十歲的老人也都在山上幫忙尋找孩子,雖然他們無法像救援人員一樣下深坑下懸崖,但他們都有著共同的心愿。
孩子的母親因為要照顧大兒子,已經先行離開現場回家了,孩子的父親仍然在堅守,據救援人員透露,孩子的父親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精神狀態瀕臨崩潰。
當看到救援人員驚險的搜尋畫面之后,很多人驚呼不可思議,大家想到過救援人員的不易,但這樣的工作環境讓大家感覺這就是在拿命尋找孩子。
近日,因為種種原因,有些救援隊已經離開了石谷解,網友們也都送上了祝福。
更是有隊員內心非常復雜,因為家中有事他也想先撤離,但又怕被大家責備,所以一直堅守在一線。
他們的不易,大家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希望救援人員先確保個人安全,網友們也不會道德綁架他們。
救援犬連日亢奮
在深山尋找一個走失的八歲孩子,猶如大海撈針,雖然成百上千的救援人員在山上尋找,但在追蹤氣味和人的蹤跡方面,救援犬的作用更大。
由于山區環境惡劣,地形也非常的復雜,有的救援卻因此負傷,雖然他們只是救援犬,但早已經成為救援隊員的“家人”,網友們也對他們非常的關心。
近日,在搜尋的過程當中,救援犬和隊員們發現了一處可疑的地方,不同于旁邊樹林茂密的景象,這個地方都是裸露的巖石,而且還是一個懸崖。
另一個發現就是被人為修整過的山洞,從洞口來看,地上散落著一些垃圾,里面明顯有人呆過的痕跡。
但經過搜尋之后,并沒有發現太多有價值的線索,但這也讓大家感到比較欣慰,畢竟山上有不少類似的地方,孩子在夜間的時候可以在里面避風遮雨。
據救援隊員透露,救援犬近幾日比較亢奮,大家感覺離找到孩子越來越近了。
由于山區夜晚溫度很低,再加上救援人員白天的救援強度非常大,所以,救援人員在夜間基本上都會選擇休息幾個小時。
可有救援犬卻顯得異常亢奮,他用嘴叼著手電筒,“招呼”著救援人員一起和它繼續去尋找。
有網友表示,是不是救援犬發現了什么線索,但又說不出來,所以才會這么做,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
倘若孩子真的已經走遠,那沿途當中勢必會留下自己的氣味,這個時候就體現出救援犬的價值,救援犬的亢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精搜或能鎖定具體方位
從救援人員上船的救援線路圖來看,隊員們行走的路線和救援的區域,密密麻麻的交錯在一起。
其實,對于救援人員來說,他們最希望孩子能夠給他們留下點什么線索,比如說是一只鞋,又或者是一件衣服,這能讓他們更好的確定孩子的方位,以方便救援人員能夠更加精準的找到他。
據新京報報道,救援人員的搜尋區域已經擴大到50公里,下山方向的密林也是他們近期搜尋的重點范圍。
除此之外,溶洞、瀑布、河流等地,成為了救援人員重點搜尋的目標,雖然我們并不知道這一決策的原因是什么,但這種精確搜尋的到來,或許就預示著離找到孩子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也有救援人員通過個人的社交賬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尋找了這么多天都沒有找到孩子也是不可思議。
他們認為孩子現在進入到某個隱蔽空間的可能性較大,否則無人機熱成像和搜救犬在這么多天的搜救過程中,沒有發現一個有價值的線索。
搜救失蹤人員最怕的就是毫無頭緒,隨著救援工作的不斷深入,尤其是看到救援人員已經鎖定重點目標去搜尋,其實就是在向大家傳遞非常積極的信號。
雖然一個八歲的孩子在面積如此之大的山林里毫不起眼,但現代的救援手段和方式會把這些,看似毫無邊際的搜救范圍揉碎、掰開了進行搜尋。
當地政府沒有放棄,救援人員沒有放棄,村民和志愿者們沒有放棄,網友們也沒有放棄。
小編提一個小小的建議,能不能將地質雷達探測儀(生命探測儀)、水下生納探測儀等先進的科學設備全部用到搜尋中。
畢竟對于溶洞、河流、地下暗河等區域,無人機熱成像和搜救犬的作用相對沒有那么大,想盡一切辦法去搜尋孩子,不留任何遺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