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之濱,伶仃洋畔。
珠海梅溪村的土地上,
矗立著一座
承載著傳奇與榮光的老宅
——陳芳家宅。
它是時光的琥珀,
封存著一位商業巨擘的風云歲月;
它是文明的豐碑,
銘刻著中西交融的璀璨印記;
它是精神的燈塔,
照亮著家國情懷的永恒光芒。
1849年的風,吹向火奴魯魯,
二十四歲的陳芳,踏上異國征途。
角逐檀香,他把商機窺出;
甘蔗林里,開啟資本宏圖。
“契約種植”,縱橫商海,
1870年的市場,七成三歸他所屬;
亞洲品牌首入紐交所,舉世驚慕。
1881年,清廷敕封,
首任總領事擔當;
夏威夷的土地上,龍旗低垂。
面對排華,據理力爭不慌;
法庭勝訴,挺直華工脊梁。
推動立法,權益保障,
護僑安民,壯舉流芳。
1891年,游子歸鄉。
澳門以西三里的黃茅斜,
夯土聲驚飛了稻田里的白鷺。
“陳芳家宅”拔地起,歲月里生長。
此地枕山面海,環境佳良,
從此見證傳奇,歷經滄桑。
五千七百平土地,畫里風光,
兩千六百平建筑,訴說輝煌。
公祠肅穆,大屋古樸端莊;
洋房花廳異域風,韻味悠長。
中式結構,是文化的脊梁,
西式元素,如異域的芬芳。
彩色玻璃,映出斑斕景象,
木雕磚雕,訴說精致輝煌。
夏威夷運來材料,漂洋越海;
走廊相連,處處是風光。
山墻雕花,是藝術的詩行,
廊柱裝飾,有別樣的情長。
曲線柔美,似浪飛波涌,
圖案精美,如百花競放。
西方的浪漫,與東方的素雅,
在這座建筑里,完美地碰撞。
“丁戊奇荒”,人間慘狀,
陳芳心系故土,慷慨解囊,
五千美金,匯向受災北方。
光緒頒圣旨,牌坊光影長。
不久國有難,家族再捐銀兩;
三座牌坊立,善舉榮耀四方。
花崗巖鑄就牌坊,
榫卯結構格外精良,
廡殿頂高聳,斗拱闌額端莊。
鴟吻鰲魚,守望著時光,
花卉人物,雕刻著夢想。
西方力學,融入華夏模樣,
建筑瑰寶,歷經百年滄桑。
大戲臺,曾是歡樂的海洋,
鑼鼓喧天,曲韻悠揚。
生旦凈丑,粉墨登場,
演繹世間百態,歲月興亡。
臺下觀眾,歡笑滿堂,
這里是文化的殿堂,
承載著記憶,溫暖著心房。
家庭舞廳,中西合璧,
羅馬拱門,與古典欄桿相望,
大理石地面,閃爍著光芒。
音樂響起,舞步飛揚,
喜迎故友,招待四方,
這里是社交的場,
也是文化交融的地方。
大宗祠內,祖先牌位安放,
梅溪大廟,佛音繚繞悠揚,
“鄉約”之地,村規民約共商,
這里是根的所在,
凝聚著鄉情,歲月不忘。
九里香,菠蘿蜜,異域引種,
中西植物,在此相逢,
編織獨特風景,韻味無窮。
花香果甜,回憶往昔種種,
那片海外土地,心中情重。
第四座牌坊,獨立院中,
“樂善好施”,彰顯陳芳家風。
賑災修路辦學,白銀捐贈,
光緒頒旨褒獎,榮耀門庭。
牌坊與庭院呼應,
訴說著,那份不變的中國情濃。
青磚刻滿歲月的密碼,
燕尾脊挑著歷史的云霞。
這里曾是追求富強的驛站,
新軍的熱血在雕花窗欞間迸發。
同盟會的密語化作檐角風鈴,
民主的種子悄悄發芽。
一磚一瓦皆是凝固的史詩,
鏤刻著南粵大地不朽的風華。
百余年海風侵蝕,
糖業帝國的數字早已模糊。
但梅溪大屋和牌坊群靜立依舊,
仍在日復一日地向游客傳遞,
商業文明的啟示錄——
真正的望族,
不在朱門深幾許,
而在家國知幾分;
不在金山高幾丈,
而在民心載幾重。
文/穆亦
來源:南方+客戶端
編輯/黃青芳
責任編輯/藍輝龍
三審/常立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