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錦江區錦馨家園C區,一股由居民自發掀起的社區治理新風尚正悄然興起,這得益于“成都市錦江區柳江街道錦馨社區‘馨合諧·鄰里共治’居民自治能力提升項目”的深入實施。該項目積極響應《成都市“十四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規劃》的號召,旨在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針對錦馨社區面臨的小區治理問題,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激發居民的自治活力,共同改善社區環境,構建和諧宜居的家園。
“斑駁煥彩·輪創共生計劃”便是該項目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廢舊物料改造為切入點,通過居民的自發組織和積極參與,將收集來的廢棄物品轉化為具有藝術價值的公共設施,不僅美化了社區環境,更提升了居民的自治能力和社區凝聚力。
項目的實施過程充滿了居民的智慧和汗水。從最初由5人組建的“美化行動隊”,開始策劃并向項目組申請活動小基金,審批通過開始籌備到具體的執行落實,居民們全程參與,充分發揮了主人翁精神,并自籌資金4000元作為“輪胎花園”植物購置費用。項目組則支持2833元活動物料開支,覆蓋1、2、8三棟8個單元。他們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廣泛收集居民的意見和建議,確定了主要以40個廢舊輪胎和8棟15m墻面為改造對象的方案。在改造過程中,居民們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清洗、晾曬、除銹等預處理工作,有的負責設計、繪畫、裝飾等創意工作,大家齊心協力,共同為社區的美化貢獻力量。
“斑駁煥彩·輪創共生計劃”共計開展3場,從花園整理開墾到最后的驗收結束,花費時間長達半月,參與人次達200人次,其成功實施,不僅體現在社區環境的改善上,更體現在居民自治能力的提升和社區凝聚力的增強上。通過這一計劃,居民們學會了如何組織、協作和參與社區事務,形成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良好氛圍。同時,這一計劃也促進了代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老人、中青年、孩童共同參與,打破了代際隔閡,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互動的良好局面。
除了“斑駁煥彩·輪創共生計劃”外,“錦馨社區‘馨合諧·鄰里共治’居民自治能力提升項目”還包含了眾多其他豐富多彩的活動。例如,項目通過發布小區微更新基金,引導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決策和管理,最終落地5個微更新,居民自籌金額達5585元;通過開展自治能力提升培訓沙龍“如何開好一場社區活動”,提高居民的組織能力和管理水平;通過組織居民去川電南小區進行參訪學習和多場居民骨干交流座談會,拓寬居民的視野和思路。這些活動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推動了錦馨社區居民自治能力的提升和社區治理的創新與發展。
展望未來,“錦馨社區‘馨合諧·鄰里共治’居民自治能力提升項目”將繼續深化實施,探索更多創新性的社區治理模式。同時,項目也將積極總結經驗教訓,梳理優秀案例和先進做法,為其他治理提供借鑒和參考。
(李全)
(成都市錦江區柳江街道錦馨社區供圖)
原標題:成都市錦江區柳江街道錦馨社區:“馨”模式,“馨”啟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