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開展2025年全國托育服務宣傳月活動的通知》(國衛辦人口函〔2025〕15號)及《重慶市計生協會關于開展“5·29會員活動日”宣傳服務活動的實施意見》(渝計生協發〔2025〕8號)文件精神,九龍坡區九龍街道于5月23日在奧園廣場隆重舉行“提升托育服務質量 共建生育友好社會”主題宣傳服務活動。
據悉,這場集政策宣傳、服務體驗、資源對接于一體的綜合性活動,既是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十四五”托育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的具體實踐,也是深化基層治理創新的重要探索。
把握新時代托育服務發展方向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通知要求,2025年全國托育服務宣傳月以“普惠托育共同行動”為主題,重點推進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強生育政策與托育服務銜接配套,二是強化社區托育服務網絡建設,三是完善醫育結合服務體系。重慶市計生協會同步提出“六個一”工作要求,即開展一次集中宣傳、組織一輪需求調研、建立一批服務陣地、培育一支專業隊伍、解決一批突出問題、形成一套長效機制。
在此背景下,九龍街道開展這一次宣傳月活動,旨在展示街道近年來在托育服務方面的成果,街道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以‘居民吹哨 社區報到’機制為紐帶,將國家政策要求轉化為社區治理的‘施工圖’。通過建立需求發現—資源整合—服務供給的閉環系統,真正實現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貫通。”
“三級吹哨”破解托育服務難題
九龍街道大堰社區是典型的城市社區,常住人口3萬余人,其中嬰幼兒家庭達800余戶。隨著雙職工家庭增多,“孩子誰來帶”成為許多家庭的痛點。
居民吹哨,社區報到。在了解到居民的需求后,社區向街道及時反映情況,并召開居民議事會。在困難面前,九龍街道黨工委吹響“資源集結哨”:依托黨建聯席平臺,聯動區衛生健康委、街道慈善基金“龍基金”及轄區企業,形成“財政補助+慈善基金+企業自籌”的資金解決方案。
最終,全市首家“公建民營”普惠托育點應運而生。
它的出現,使九龍街道創新實踐的“三級吹哨”機制成為關注焦點。該機制通過構建“居民-社區-街道”三級響應系統,形成“需求自下而上傳導,資源自上而下匯聚”的服務網絡。
記者在現場看到,托育服務也吸引了很多市民的關注。
活動現場設置科學育兒講座、家庭醫生簽約、小兒推拿體驗等20余項服務,直接回應家庭對醫療支持、普惠托育的需求。九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6家托育機構簽訂“醫養育結合”協議,為嬰幼兒提供健康管理、疾病預防等一站式服務。
通過區衛生健康委、計生協會牽頭,街道、社區、醫療機構、托育機構、企業共同參與。例如,英倫凱貝托育中心開設創意藝術課程,安特思庫兒童成長館組織繪本閱讀,婦幼保健院專家現場義診,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專業支撐”的服務網絡。
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九龍街道走出的這一步,不但是托育服務的一種嘗試,更是超大城市治理的一種實踐,更加切實解決“入托遠”“入托貴”“托不好”等群眾關心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為轄區居民提供更加方便、普惠、專業的服務。
隨著全國托育服務宣傳月的深入開展,九龍街道將持續完善普惠托育服務體系,讓“幼有所育”的美好愿景在基層治理創新的土壤中生根發芽,助力居民帶娃更輕松。
上游新聞記者 王渝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