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悶熱的午后,粉筆灰在陽光里懶洋洋地漂浮著。魏書生剛在黑板上寫完板書,后背突然傳來冰涼的觸感——調皮的王小軍正舉著水槍,得意地沖他擠眼睛。教室里響起此起彼伏的抽氣聲,四十多雙眼睛齊刷刷盯著這位特級教師。
一、化解沖突的智慧三連擊
魏書生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暴跳如雷。他輕輕抖了抖浸濕的襯衫,突然對著水槍的準星比了個瞄準手勢:"同學們看,這就是拋物線運動的最佳教具。"凝固的空氣里爆發出笑聲,王小軍舉著水槍的手卻微微發抖。這幽默的應對讓課堂從劍拔弩張瞬間轉為輕松,卻暗含深意:教育者的情緒穩定,才是化解危機的第一道防線。
二、把錯誤變成教育資源
"現在開始十分鐘自由討論:用水槍襲擊師長屬于哪種行為類型?"魏書生擦著眼鏡,慢悠悠拋出問題。當學生們爭辯"違紀""違法"時,他突然亮出《治安管理處罰法》條文:"根據第二十三條,擾亂課堂秩序可處五日拘留。"教室里鴉雀無聲,調皮鬼的臉色開始發白。這種現場普法,比任何說教都更具穿透力。
三、教育是靈魂的喚醒術
放學鈴聲響起時,魏書生把水槍鄭重交還給王小軍:"現在由你保管教室紀律。"第二天,這個曾經的搗蛋王竟主動上交水槍,還自制了"課堂行為規范"漫畫。這種戲劇性的轉變,印證了魏書生常說的:真正的教育不是馴服,而是喚醒。當教師放下權威架子,用智慧化解危機,犯錯就成了成長的契機。
在這個教師動輒被投訴的時代,魏書生的教育智慧猶如清泉。他用實際行動證明:最深刻的教育往往發生在預設教案之外。當水花濺濕襯衫的瞬間,一位教育家的格局與溫度,正在重新定義師生關系的可能。這樣的教育故事,值得我們用朋友圈接力傳播。
注:本文由魏書生教育思想研究者杜撰,向魏書生老師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