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印巴局勢降溫了,可印度似乎并不打算收手,開始秋后算賬,5年前的一幕重演,但這次針對的不是中國。
日前《南華早報》報道稱,在印巴停火后,一些印度企業和民眾抵制起了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原因是這兩國支持了巴基斯坦。
也沒有什么新穎的抵制方式,還是老一套:拒絕購買土阿兩國的商品,不給這兩國出口印度商品;不去這兩國旅游,停止教育領域的合作等。
這些抵制手段,和5年前中印爆發邊境沖突后,印度對中國采取的行動如出一轍。
按照印方的意思,他們發起的這些抵制,會給土阿兩國造成不小的經濟壓力,迫使這兩國轉變對印度的立場。
但這種想法純屬印度的一廂情愿,原因很簡單,印度對土阿兩國的經濟影響力有限,土耳其出口到印度的商品,還不到總出口量的1%,進口的商品中印度貨只占3%。
如果印土貿易關系惡化,土耳其隨便找個貿易伙伴,都能取代與印度的貿易,對阿塞拜疆也是如此。
本來外界認為,這次印巴對峙能在一定程度上打醒印度的“大國夢”,可現在看來,印度還不愿意醒。
《南華早報》認為,經濟抵制手段對土耳其和阿塞拜疆沒啥用,印度可能動用一些政治外交手段,像擴大與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的競爭對手的戰略合作,來向土阿兩國施壓。
土耳其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是希臘,兩國在地中海存在油氣資源爭端,這幾年因為這事沒少掐架。
而阿塞拜疆最大的競爭對手當屬亞美尼亞,雙方存在領土爭端,前些年爆發了納卡沖突。
不出意外的話,印度未來可能會加強與希臘和亞美尼亞的關系,利用這兩國達到報復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的目的。
不過這種報復僅限于猜想,印度能否運作成功是另外一回事,搞不好還會收到反噬,例如迫使土耳其和巴基斯坦走得更近,如果印度還找土耳其的麻煩,土耳其很有可能持續向巴基斯坦提供軍事援助,包括出口先進的無人機和火炮等。
阿塞拜疆也可能反制印度的抵制,例如購買中國的殲-10C戰斗機。
這次印巴沖突,一戰打響了中國國產裝備的口碑,也打破了西方武器裝備不敗的神話。
最近這段時間,不少國家對殲-10C表現出了濃厚興趣,阿塞拜疆眼下就有升級空軍裝備的現實需求。
毫無疑問,殲-10C是不錯的選擇。
通過這次印巴沖突,殲-10C展現出來的戰斗力,足夠滿足阿塞拜疆的空戰需求,最關鍵的是,殲-10C相比同級別的西方制式的戰斗機,價格要優惠很多,非常適合阿塞拜疆這種預算有限的國家。
說實話,在印巴沖突停火后,印度找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的麻煩很不明智,這不是莫迪這位政治老手該有的操作。
既然已經停火了,就該息事寧人,印度單對巴基斯坦都沒有占到便宜,沒必要白白給自己樹立兩個對手。
印度想對其他國家打經貿戰,用經貿手段從其他國家身上占便宜,現在還不具備這個實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