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發現美國更癲了。
這事整得夠狠,國土安全部咔擦一刀,直接砍了SEVP認證。
六千多國際學生原地懵圈,要么轉學要么滾蛋,連個過渡期都不給。
現有6800名國際生必須轉學,否則簽證身份不保,直接變“黑戶”
(哈佛國際生占比27%,加上訪問學者近1萬人,這波影響直接拉滿)。
更狠的是,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還在福克斯新聞上放話:“這只是開始,其他大學也可能被收拾!”
好家伙,這是要搞“連坐”啊?
是可忍孰不可忍,感覺檢驗哈佛法學院校友們成色的時候到了。
哈佛是1636年建校的,美國是1776年成立的。
比美國歷史還長的哈佛,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會被政府如此針對。
特朗普拿哈佛開刀,表面是敲打國際教育,骨子里玩的還是政治牌桌的籌碼游戲,招數如此熟悉。
不僅對外國極限施壓,對國內也是一樣極限施壓。
他這步棋既想拆解精英堡壘,又想收割保守派民心。
實際上,國際留學生對美國的經濟貢獻遠超表面數字的戰略價值,
他們基本都是各個輸出國的精英家庭,
掌握了大量的社會資源及鈔能力,
更不提一些公派出國的精英學生,其在美國接受教育后,
不僅會認可美國文化,還會進一步帶動美國消費和投資。
這次拿哈佛開刀,主要還是特朗普政府覺得哈佛“不聽話”。
還給哈佛扣上縱容反美、支持恐怖主義的校園氛圍” 的帽子。
哈佛則堅持學術獨立、校園多元平等,拒絕妥協,導致矛盾激化。
于是現在特朗普政府選擇用行政手段施壓,禁止其招收國際學生。
更何況哈佛長期被視為美國自由派的思想高地,
是左翼文化輸出的重要源頭,而特朗普政府對它的打擊,
具有鮮明的以儆效尤意味。
拿哈佛這種左派大本營開涮,既能討好自家粉絲,又能給其他高校立規矩。
諾姆部長那句“招收留學生是特權不是權力”,
聽著像正義凜然,實際就是在露骨地威脅:
敢不聽話的,下一個就是你。
面對政府的“極限施壓”,哈佛也不是軟柿子,直接甩出一句:“違法!我們法庭見!”
更逗的是,這邊剛宣布制裁哈佛,加州法院反手一個禁令,叫停政府隨便取消學生簽證。
法官吐槽這政策跟打地鼠似的,一天一個樣,法律戰這才剛熱場。
這幫名校真要聯合起來,燒錢都能把政府那幫律師團給熬禿了。
因此這事后續得看一兩周后的川普,是否還支持今天的川普。
更長遠的影響,在于國際間的人才爭奪戰。
英國澳洲加拿大早蹲邊上等著撿漏,布朗大學直接宣布對國際生包學費,管你窮富錄了就養。
特朗普再折騰幾年,美國高校的黃金招牌怕是要掉漆。
現在連中國家長都開始琢磨“就近留學”,新加坡香港成了香餑餑。
教育這玩意兒靠的是百年積累,政客們當然能玩短線,教育偏偏是長線買賣。
拿簽證當武器,傷的是國家軟實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