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陶春燕 通訊員 劉鑫婭
“還有10秒,堅持??!您做得非常好。”在聊城愛爾眼科醫院的手術室里,王文霞醫生的聲音輕柔卻精準,她手中的激光設備,正在一枚健康眼球上進行著微米級的“雕刻”。
這是今天的第10臺全飛秒手術,這臺10分鐘的精密手術,凝聚著一位眼科醫生從白內障專家轉型為屈光近視手術主刀的全部密碼:對技術的極致掌控,對情緒的敏銳覺察,以及15年經驗沉淀卻在38歲選擇重新破繭的勇氣。
在加入愛爾眼科前,王文霞還在聊城市公立醫院的手術室里,為年邁的白內障患者重拾光明。那時的成功標準簡單而純粹:讓模糊的視線重新變得清晰。而現在,她面對的更多是18歲的考生、24歲的畢業生、30歲的職場精英——他們帶著對生活的熱忱而來,不僅要“看得見”,更要“看得清、看得準、看得舒適”。
眼科醫生的“微轉型”
她的手術刀始終精準
從早上七點四十來到醫院,王文霞忙碌的一天便開始了,看診、復查、手術、學習,有時候忙得吃午飯的時間都很緊張,匆匆果腹后便又開始投入工作之中。
回溯過往,彼時的她,還過著循規蹈矩的安穩生活,工作按部就班,日子波瀾不驚。但這位看似溫婉的女醫生骨子里卻藏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當評上副主任醫師的那一刻,她開始對自身的成長有了更多的思量,“必須得給自己加一把勁!”正是這份對自我成長的渴望,最終推著她走出了舒適區,選擇了愛爾眼科這個更廣闊的舞臺。
“我就是喜歡做手術,喜歡動手操作。”談起手術時,王文霞眼里閃著光。從大學第一次拿起手術刀起,她就知道,比起內科的縝密分析,自己更鐘情于外科的精準與挑戰,熱愛手術臺上那種“手到病除”的成就感。在加入愛爾眼科之前,她已是綜合眼病治療領域的熟手,處理各類復雜眼疾游刃有余。但在這里,她選擇重新出發,將目光投向屈光近視手術這一更精細的領域。盡管轉型意味著新的學習曲線和壓力,她卻樂在其中,學而不倦。
王文霞坦言,與治療眼病的“雪中送炭”不同,屈光近視手術更像是“錦上添花”,患者本就擁有正常視力,僅是屈光不正帶來的困擾,對術后視覺質量的期待自然更高。但她十余年綜合眼病診療的深厚積累,讓這份挑戰變成了優勢?!扒饨暿中g遠不止矯正近視那么簡單”她解釋道,“它涉及多學科綜合評估,要排查白內障、青光眼,甚至高度近視患者潛在的視網膜病變......這些正是我過去每天都在處理的問題?!必S富的眼病看診經驗和精準的顯微操作能力讓她在制定手術方案時游刃有余,更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為患者答疑解惑,實現“1+1>2”的效果。
最周全的溝通就是最好的護理
為每一雙眼睛“定制”未來
等患者上了手術臺,那便是王文霞的從容時刻。在這個以秒計算的精密世界里,她精準掌控著每一個關鍵節點。尤其在激光刻度的20余秒關鍵期,這短短瞬間往往決定著手術質量,她總會以特有的“秒針溝通法”讓患者安定下來?!凹す忾_始了,保持不動,不要說話......”她輕柔的聲音為緊張的患者倒數著:“再堅持10秒,很好”每一個提示都恰到好處,既安撫了患者情緒,又確保了手術的完美進行。
轉型屈光近視手術給王文霞帶來的最大蛻變,是醫患溝通能力的全面提升。雖然現代屈光近視手術技術已實現質的飛躍,多數患者術后24小時就能重獲清晰“視”界,但王文霞始終秉持“最周全的術前溝通就是最好的術后護理”的理念,將復雜的屈光原理轉化為患者能理解的“視覺語言”,坦誠告知不同年齡段可能面臨的視覺變化,讓患者在充分知情的同時,依然對手術效果保持合理期待與堅定信心?!笆中g是安全,只是說術后不同的年齡段面對的問題可能不一樣?!蓖跷南颊f。
在屈光近視手術門診里,王文霞最常見到的是青春洋溢的年輕面孔。但前不久,診室來了一位特殊的“追光者”,這位48歲的“高齡”患者長期飽受“戴眼鏡頭疼、不戴眼鏡又看不清”的困擾,摘鏡愿望十分強烈。為了幫助患者解決困擾,經過詳細的檢查,聯合集團省區專家進行各學科會診,王文霞并與患者進行了充分溝通,患者充分了解了手術風險及預后。在患者充分理解并配合的情況下,醫院為其制定了個性化手術方案。最終手術非常成功,患者視力達到了最佳矯正水平,對效果非常滿意。
“我們不僅要評估患者的眼部條件,還要綜合考慮其職業特性、生活習慣和用眼需求,才能制定出真正個性化的手術方案?!蓖跷南冀榻B,目前,無論是ICL晶體植入,還是全飛秒精準4.0、全飛秒3.0、半飛秒,所有屈光近視手術都已實現個性化定制,核心在于選擇最適合患者眼部條件的手術方式。
從手術臺到朋友圈
建立超越醫患的信任關系
在聊城愛爾眼科醫院的候診大廳里,電子屏上循環播放著這樣一句醒目的標語:“做一臺手術出一臺精品,看一個患者交一個朋友”。這不僅是一個醫院的行醫理念,更是王文霞醫生始終踐行的職業信條。
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年輕姑娘,假期回聊城時專程找王文霞醫生做近視手術。然而術前檢查發現她的眼部情況復雜,需二次復查才能確定方案,這意味著她必須額外請假。王文霞建議她可以就近在北京愛爾手術,但患者堅持:“不,我就要找你做。”術后復查期間,這位患者每次回聊城都會提前發消息,語氣輕快熟絡:“我要回去找你復查啦!”盡管王文霞多次提醒她在北京復查即可,患者仍堅持“舍近求遠”。這份信任,成了醫患間最溫暖的默契。
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王文霞的通訊錄里又多了許多特殊的“好友”,他們始于醫患關系,卻在日常關心中逐漸成了朋友。面對這份沉甸甸的信任,王文霞總是格外珍視:“你或身邊人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只要力所能及,我一定盡力?!?/p>
夏日的陽光燦爛而熱烈,手術室里的設備都已調試到最佳狀態,王文霞看了一眼桌上的日歷,“再過段時間,這里就會擠滿高考生、大學生和準備參軍參警的年輕人?!闭Z氣平靜卻帶著隱隱的備戰感。每到6月至8月,很多時候她每天要面對近幾十臺近視矯正手術,每一臺都承載著一個年輕人對“清晰世界”的期待。
站在醫院先進的屈光近視手術臺前,王文霞醫生或許不曾想到,15年前那個為了工作便利而接受近視手術的自己,如今已成為執掌精密設備的眼科專家。十余年間,她既是屈光技術發展的親歷者,更是見證者:“現在的手術更精準,安全性也更高?!?/p>
面向未來,她計劃繼續深耕屈光近視矯正領域,在提升手術精細度的同時,推動這項技術的普及認知。并且繼續加強學習,充實自身,“醫生就是這樣,本來活到老學到老。”話音落下,她的目光,溫柔又堅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