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這座坐落于成都平原西北部的千年古城,自古便是蜀地文明的搖籃。北緯30°的神秘經緯線穿越此地,孕育了三星堆、金沙遺址的古蜀密碼,也滋養了歷代文人的詩性靈魂。從王勃“芳郊花柳遍,何處不宜春”的盛贊,到陸游“一朵妖紅夢里看”的牡丹追憶,彭州的山川風物始終是詩人筆下的靈感源泉。
而在這片土地上,唐代詩人高適與杜甫的足跡尤為深刻。高適以彭州刺史的身份在此主政,杜甫則在顛沛流離中視彭州為困頓生活的希望燈塔。他們的詩作,不僅記錄了個人命運與時代的碰撞,更讓彭州成為盛唐至中唐文化轉型的見證者。
高適:邊塞豪情與宦海沉浮中的彭州詩篇
公元759年夏,59歲的高適自長安赴任彭州刺史。彼時的他,雖因平定永王璘之亂有功,卻因朝中讒言被貶外放。赴任途中的《赴彭州山行之作》,正是其復雜心境的寫照,也是他上任途中的第一條“朋友圈”:
“峭壁連崆峒,攢峰疊翠微。鳥聲堪駐馬,林色可忘機。”
詩中,彭州山水的雄奇與旅途的孤寂交織。峭壁崢嶸、鳥鳴林幽的景致,暫時撫慰了詩人“路長愁作客,年老更思歸”的羈旅愁緒。這種對自然的沉浸,既是對仕途失意的逃避,亦是對生命本質的叩問。
高適在彭州所寫的其它詩歌中,凡涉及當地風光的莫不如此,這決不是一時的偶然,而是彭州雄奇秀美的山水給他的詩歌注入了新的元素。
高適在彭州只生活了不到一年半時間。然而,據《彭州歷代詩鈔》載,高適在彭州的詩作一共有六首,即《赴彭州山行之作》《同河南李少尹畢員外宅夜飲時洛陽告捷遂作春酒歌》《同鮮于洛陽于畢員外宅觀畫馬歌》《贈杜二拾遺》《寄宿田家》《酬裴員外以詩代書》。
作為彭州最高行政長官,高適的詩作中少見邊塞詩的金戈鐵馬,卻多了幾分對民生疾苦的關切。他在任期間,曾多次接濟流落成都的杜甫,贈米贈糧,解其燃眉之急。杜甫在《酬高使君相贈》中感慨:“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園蔬”,字里行間盡顯患難真情。
杜甫:草堂歲月里的彭州守望
杜甫與彭州的緣分,始于亂世中的一次生死相托。安史之亂后,杜甫攜家逃難至成都,高適時任彭州刺史,不僅資助其修建草堂,更以“人日詩”締造了一段文學佳話。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
這首寫于正月初七的詩,以“明年人日知何處”的蒼涼發問,道盡亂世飄零的無奈。十年后,當杜甫在湘江舟中重讀此詩,高適已逝五年,他含淚寫下《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一句“迸淚幽吟事如昨”,將友情升華成跨越生死的文學對話。
杜甫對彭州的依賴,更體現在生存層面。困頓時,他直白求助:“為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安定后,他細數彭州風物:“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復新”,甚至將彭州祿米的香甜寫入詩行。彭州于他,不僅是友情的象征,更是亂世中難得的溫飽依托。
不解之緣:彭州何以成為詩人的精神原鄉?
地理的避難所
彭州北依龍門山,南接成都平原,險峻與豐饒并存。對于高適,這里是宦海沉浮中的一方靜土;對于杜甫,則是烽煙之外的桃源。丹景山的層巒、湔江的流水,既提供了創作素材,也撫慰了詩人的焦慮。
文化的共生性
彭州自古是道教發源地與佛教圣地,儒釋道交融的文化底蘊,與詩人“致君堯舜”的理想、亂世修心的需求不謀而合。高適的“忘機”之嘆、杜甫的“草堂禪意”,皆暗合此地“天人合一”的哲學傳統。
友情的見證者
高適與杜甫的交往,始于盛唐梁宋漫游的青春歲月,終于蜀中的暮年相扶。彭州作為這段友情的樞紐,見證了從“詩酒唱和”到“生死托付”的情感升華。他們的詩作,讓彭州超越了地理意義,成為中國文化史上“君子之交”的象征。
余韻:詩城彭州的千年回響
今日的彭州,仍可循著詩句觸摸歷史的溫度:丹景山的牡丹,依舊綻放著徐太后筆下的“臉邊脂”色;小魚洞的飛瀑,仍似李調元詩中“噴薄濺蓊茸”的激流;天彭門的險隘,還在訴說王闿運“諸物夐自絕”的登臨豪情。
而高適與杜甫的詩篇,早已融入這座城市的血脈。從高適的宦游山水到杜甫的草堂悲歡,彭州承載的不僅是兩位詩人的命運起伏,更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圖譜。
在這里,個人的困頓與友情的溫暖、自然的壯美與文化的厚重,交織成中國文學史上最動人的篇章。或許正如蘇洵所言:“居斯樂,不樂不居也”——彭州之魅力,正在于它讓每一個駐足的靈魂,找到了詩意棲居的可能。
互動話題:你認為高適與杜甫的彭州詩篇,哪一句最能觸動你?如果讓你用一種意象形容他們的友情,你會選擇什么?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感悟。
截止2025年5月27日下午2點
精選留言點贊排名前五的彭友
將免費獲贈《彭州歷代文選》及《彭州歷代詩鈔》各一本
領取方式:憑本人微信留言到彭州市融媒體中心領取
領取截止日期:2025年6月10日
期數:3409 期
文字:《彭州歷代詩鈔》 品鑒彭州 陽陽
圖片:高仕蓉 張勇 劉海清
編輯:龍洋 責編:梁丹 審核:祁文靜
有一種成都生活,叫彭州!
“品鑒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揚天府文化,傳播城市精神!
親愛的小伙伴們,“品鑒彭州”微信面向全網征集優秀稿件啦!
主辦:彭州市委宣傳部
主編:王玉巖
副主編:楊華 祁文靜
首席編輯:劉倩
責任編輯:梁丹 龍洋
編輯:劉代萱 鄧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體中心
彭州市融媒體中心舉報電話:028一68611355
你的每一個贊和在看,我都當成了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