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決策部署,以及廣東提升“數字政府”效能的新要求下,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推出“數字政府提效微記錄”專欄,面對企業群眾政務服務需求中的盲點、困點,搭建與辦事部門溝通的橋梁,針對性展開普及與疏解。同時,聚焦政務服務具體事項和服務方式,發起主題化、動態式測評與調研,挖亮點、補短板,助力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本期我們聚焦“2024年度廣州市本級公共數據開放計劃”新增開放的243個數據集落實情況。
為加強公共數據開放工作部署,落實數據開放與供需對接有關要求,“制定公共數據開放計劃”已成政府部門推進數字化轉型、提升治理效能的關鍵舉措。5月20日,廣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發布《2025年度廣州市公共數據開放重點(征求公眾意見稿)》,明確2025年度將推進經濟建設、道路交通、資源環境等領域數據開放。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注意到,該局2024年10月11日發布《2024年度廣州市本級公共數據開放計劃》,新增243個開放數據集,截至目前39個數據集仍未開放,占比約為16%。
廣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發布《2025年度廣州市公共數據開放重點(征求公眾意見稿)》。
明確2024年度新增開放數據集243個
2023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廣州市公共數據開放管理辦法》中明確,公共數據開放主體應根據年度公共數據開放重點,制定本機構年度公共數據開放計劃,向本級公共數據主管部門備案,穩步推進公共數據開放工作。開放計劃應當包含公共數據開放工作任務、重要時間節點、開放數據集、保障措施等內容。各區公共數據主管部門應當將本區年度公共數據開放計劃匯總至市公共數據主管部門。市、區公共數據主管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本級年度公共數據開放計劃。
為進一步推動公共數據開放利用,逐步擴大公共數據開放范圍,不斷提高公共數據要素供給質量,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廣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2024年7月17日發布關于公開征求《2024年度廣州市公共數據開放重點(征求公眾意見稿)》,提出“要強化重點行業領域公共數據開放”。聚焦于民生保障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圍繞經濟建設、科技教育、城市建設、衛生健康、應急管理、文化旅游、機構團體、公共安全、生態環境、自然資源、道路交通、氣象水文、財稅等領域,強化公共數據開放供給能力,釋放公共數據價值,鼓勵各類社會主體利用開放的公共數據賦能數字經濟發展。
同年10月11日,廣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發布《2024年度廣州市本級公共數據開放計劃(新增開放數據集)》,共有243個數據集,包括公共數據開放主體名稱、數據集名稱、數據集領域、數據摘要、數據項、數據格式、開放屬性、更新頻率。今年5月20日,廣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發布《2025年度廣州市公共數據開放重點(征求公眾意見稿)》,明確提出推進經濟建設、道路交通、資源環境、民生服務、教育科技、物流以及智慧城市等領域數據開放,并明確具體牽頭部門。
廣州市本級2024年度公共數據開放計劃中仍未執行開放的數據集占比。
去年新增開放數據集16%仍未執行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2024年新增的開放數據集發現,數據集領域以民生服務、機構團體、經濟建設為主,占比分別為32.1%、19.3%、14.8%。88.5%新增開放數據集屬于無條件開放,數據更新頻率主要包括“每年”“每半年”“每季度”“每月”“每日”“不定時”等,其中以“每年”更新為主,占比為49.8%。
此外,新增243個開放數據集中,截至5月23日仍有39個未開放,占比為16%,涉及公共數據開放主體主要包括廣州市婦女聯合會、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廣州市供銷合作總社、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等。其中,廣州市婦女聯合會19個數據集未開放,包括“家政服務企業信用信息”“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信息”等數據集;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9個數據集未開放,包括“測繪資質單位”“測繪作業證”“海域地名”“賞花地圖”等數據集。而“廣州市政務服務事項信息”數據集是要求各公共數據開放主體開放,目前平臺上已開放相關數據集包括廣州市民政局、廣州市醫保局以及天河區、荔灣區、番禺區,其他市級單位或行政區仍未開放相關政務服務事項信息的數據集。
廣州及各區公布2024年度新增開放數據集數,番禺從化未公開發布公共數據開放計劃。
番禺從化去年未公開數據開放計劃
具體到廣州11區層面,是否向社會公布本級年度公共數據開放計劃?南都大數據研究院公開搜索發現,2024年白云、南沙、花都、越秀、天河、海珠、增城、黃埔、荔灣等9個區均發布“2024年度公共數據開放計劃(新增開放數據集)”,而并未搜索到番禺、從化區等二區公布的2024年度公共數據開放計劃。
梳理9個區2024年度公共數據開放計劃可見,除了增城區58個、白云區56個新增開放數據集全部上線外,其他5區或多或少都存在仍未開放的數據集,例如“海珠區雙公示行政許可匯總信息”“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服務工作站名單”“天河區全區垃圾壓縮站基本信息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等數據集。
在專家看來,優化完善公共數據開放工作,需要制定并發布統一、權威的公共數據開放目錄,探索建立數據開放許可協議機制,明確各方權責。建立基于公眾需求的開放數據質量評估模型,加強社會監督,結合現有第三方數據質量評估模型,全面系統評估開放數據的質量,強化評估工作的指揮棒作用。
出品:南都大數據研究院
采寫:南都記者 袁炯賢
設計:張博
技術支持:南方智媒科技公司 南方智媒云
技術研發:占華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