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晉財經匯
近日,資本市場醫美賽道頗為熱鬧。
就在華熙生物和巨子生物打得火熱的時候,這家從山西走出來的醫美上市公司,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500億,背后創始人財富也隨之水漲船高。
然而僅在一天后,該公司股價又暴跌超14%,市值縮水至436.81億。
作為“北交所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錦波生物為何能在資本市場掀起如此波瀾?
01
股價市值穩坐北交所龍頭
股價位列A股第三
2025年以來,錦波生物股價一路飆升,漲幅高達140.43%。期間,該公司股價多次創下歷史新高,尤其是在5月21日,股價一度達到577.5元/股。在整個A股市場,錦波生物的股價也位居前三,排在它前面的,是貴州茅臺和寒武紀。
來源:wind(截至5月23日收盤)
這家從山西走出來的醫美公司,股價和市值穩坐北交所龍頭,被譽為“北交所一哥”。
股價一路上漲的背后,是亮眼的業績。
2025年4月21日,錦波生物發布2024年年報。年報顯示,2024年公司全年營收14.43億元,同比上漲84.92%;歸母凈利潤7.32億元,同比上漲144.3%;扣非凈利潤7.12億元,同比上漲149.2%。
來源:錦波生物2024年年報
更引人注目的是,2024年錦波生物毛利率高達92.02%,甚至超過了貴州茅臺,被譽為“北交所小茅臺”。
02
從大學教師到“山西女首富”
創始人楊霞身家暴漲
錦波生物,全稱山西錦波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成立,是一家坐落于山西太原的醫藥企業。
2023年7月20日,錦波生物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832982,成為“北交所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上市不到兩年時間,股價和市值一路飆升,成為“北交所股價第一”、“北交所市值第一”。
除此之外,錦波生物還有諸多光環。同時也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山西省重點產業鏈合成生物產業鏈“鏈主”企業。
其主營業務為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新材料為核心的各類終端醫療器械產品、功能性護膚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21年6月29日,錦波生物自主研發的三類醫療器械“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干纖維”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該產品是我國自主研制的首個采用新型生物材料——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制備的醫療器械。
這家企業背后的創始人,是一位從山西醫科大學走出來的女教師。
楊霞,錦波生物創始人、實控人、董事長、此前曾在山西醫科大學任教。2008年創辦錦波生物。《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中楊霞以85億元人民幣財富值首次入榜,并一舉沖到居住地在山西的富豪榜第一,也是近年來首位“山西女首富”。
從創立錦波生物到問鼎“山西女首富”,楊霞僅用了16年時間。
《2025年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楊霞財富達到115億元。而根據2024年年報,截至報告期末,楊霞持有錦波生物58.89%的股權。按5月23日收盤價計算,楊霞持股超過259億。
僅2025年不到半年時間,這個從山西醫科大學走出來的女企業家,財富已經翻倍暴漲。
03
單日暴跌超14%
醫美神話也有隱憂?
然而5月22日,一路狂飚的錦波生物迎來了其開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
5月22日,錦波生物大跌14.55%,報收493.5元/股,總市值436.81億。就在5月21日,錦波生物才剛剛突破500億市值大關。在此前,若以周線計算,錦波生物已經連漲12周。
針對該日下跌,錦波生物工作人員回應投資者稱:下跌的具體因素不太清楚,更多的是市場原因。公司股價最近漲得比較猛,或有部分投資者獲利了結。
諸多光環之下錦波生物或許也有隱憂。
盡管業績亮眼,錦波生物增速已經出現放緩跡象。
2023年錦波生物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99.96%和174.6%。而2024年錦波生物這兩項數據分別降為84.92%和144.27%。
2025年一季度,錦波生物營收同比上漲62.51%;歸母凈利潤同比上漲66.25%;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上漲70.92%。盡管數據依舊可觀,但相較于往期季度,一季度增速已明顯放緩。
此外,近年來錦波生物研發投入占總營收的比例也在持續下滑。2020年至2024年,錦波生物研發投入占比分別為:19.49%、15.35%、13.83%、13.28%、8.52%,作為一家技術型企業,公司對研發的投入比重始終也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來源:wind
另一邊,市場的激烈競爭也不容小覷。
近日,昔日“頂流”玻尿酸龍頭華熙生物的一則文章引發了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
5月17日,華熙生物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概念總在重演,科技永遠向前》,點名多個券商發布的研報為“巨子生物”站臺。
認為這些誤導性“結論”伴隨著隨后興起的“玻尿酸過時論”被廣泛傳播,形成了資本市場與消費市場的輿論共振,傷害了經幾代人努力的、一個中國優勢產業的市場轉化基礎。
作為昔日的“玻尿酸”龍頭,華熙生物一時也曾風光無兩。
2019年華熙生物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價47.79元/股,首日市值就突破了400億元。隨后幾年,華熙生物業績高速增長,2021年7月,股價最高觸及314元/股,市值一度突破1400億元,被譽為“醫美茅臺”。
同樣在2021年,華熙生物創始人趙燕以565億身家躋身胡潤女企業家榜單前十,被外界稱為“玻尿酸女王”。
2022年開始華熙生物增速放緩。截至2025年5月23日,華熙生物報收50.73元/股,總市值244.36億元。
早在2023年,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就曾在業績發布會上,點名膠原蛋白只是個概念,沒辦法對正常皮膚起效。這次更是一則推文將玻尿酸與重組膠原蛋白的競爭推到了舞臺中央。然而即便如此,華熙生物也已經開始布局膠原蛋白產業。市場競爭之激烈可見一斑。
除了以華熙生物為代表的玻尿酸巨頭們的不甘退讓,還有來自重組膠原蛋白賽道的競爭者的壓力。
此次華熙生物公開喊話的對象——巨子生物就是其中之一,這家企業也被市場稱為“港股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
作為“北交所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錦波生物的核心優勢在于其的技術壁壘。目前,錦波生物包攬國內重組膠原蛋白領域全部三張“械三證”,在市場上具有獨占性。而同行業中其他膠原蛋白產品多為妝字號或Ⅱ類械。
然而資本市場從來不缺跟隨者,巨子生物、創健醫療等同行公司也都在申請重組膠原蛋白三類器械,一旦獲批,錦波生物將會受到直接沖擊。
對于潛在競爭對手,錦波生物曾對投資者表示:“膠原蛋白市場處于早期市場教育階段,友商的加入有利于共同教育市場,行業內企業不是存量博弈,而是增量競爭,有望共同做大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
5月23日,錦波生物報收497.7元/股,漲0.85%,總市值440.52億。
作為一家在山西成長起來的醫美企業,錦波生物在上市短短兩年內創造了亮眼的成績,成為北交所醫美賽道的現象級企業。
然而資本市場高光與隱憂并存,面對前后夾擊的市場,錦波生物能否守好“護城河”,繼續在醫美行業 “狂飆”,仍需時間檢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