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收到醫院互聯網咨詢,患者反應以往代煎的中藥基本是褐色,為何這次收到的代煎中藥藥液呈紅色,是天氣變熱,湯劑變質了?還能正常服用嗎?
藥液偏紅,是正?,F象嗎?
通常我們服用的中藥湯劑隨著處方組成不同,煎煮后呈現不同的顏色,一般常見的為棕褐色、棕黃色或偏黑色。而某些特殊的藥材加入可使得湯液呈現獨特的顏色。
經藥師分析后發現,醫生給這位患者開具的處方中含有一味特殊的藥材——茜草,這種藥材的根和根莖富含紅色素,高溫煎煮時色素溶出導致湯色變紅,屬于正?,F象,可安全服用。
茜草:紅色湯劑的“幕后推手”
茜草,味苦性寒,歸肝經,具有涼血、祛瘀、止血、通經的作用,常用于治療血熱出血、瘀血閉經等癥。
茜草的顏色
其根及根莖表皮呈紅棕色或暗棕色,斷面皮部呈紫紅色、木部呈淺黃紅色,是最早使用的植物染料之一,在商周時期就被古人用來染紅、絳等顏色。
茜草中含有的蒽醌類紅色素,如茜草素、異茜草素、羥基茜草素等,高溫或在堿性條件(處方中含煅牡蠣、煅瓦楞子等)下可溶于水中,使湯劑呈現紅色至深紅色。
茜草是媒染染料,可與金屬鹽牢固結合,若一同煎煮的中藥材中有含金屬離子的礦物類藥,會發生絡合反應而變成不同顏色,加明礬(含Al3?)為磚紅色,加綠礬(含Fe2?)則變為棕黑色。
哪些中藥可能會使湯劑變紅色?
蘇木
中藥蘇木是常用的活血化瘀類療傷藥,即活血祛瘀,又通經止痛,為骨傷(骨折筋傷、跌打損傷)及瘀滯所致的經、產(痛經、閉經、產后腹痛)諸證多用。
蘇木的顏色
蘇木也是歷史悠久的紅色植物染料,去除樹皮和白色邊材,其干燥心材呈黃紅色至棕紅色,投于熱水中,水浸液為桃紅色,加堿后顏色加深為玫瑰紅色,加酸后顏色變黃。
這是由于蘇木含有的巴西蘇木素、蘇木精遇空氣氧化為含醌式結構的氧化巴西蘇木素、氧化蘇木精,會隨pH改變而顏色發生變化(pH=9時紅色,pH=7時橙色,pH=3時黃色)。
紅曲
中藥紅曲是以粳米為原料,經絲狀真菌紫色紅曲霉發酵而成的紅曲米。
紅曲含有洛伐他汀,能降低膽固醇和血脂,現代研發的血脂康膠囊主要成分就是紅曲,具有化濁降脂,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的功效,用于痰阻血瘀所致的高脂血癥,及高脂血癥和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輔助治療。
紅曲的顏色
紅曲富含紅曲色素,即紅曲紅,是紅曲霉的次級代謝產物,也是目前唯一一種通過微生物發酵獲得的天然食用色素,溶于水呈鮮紅色,常作為著色劑和防腐劑添加到肉制品、糕點中。
還會呈現哪些顏色?
偏黃色
梔子
茜草科植物梔子的紅黃色成熟果實不僅可以入藥,還是一種傳統的天然黃色染料,從中提取的梔子黃色素為水溶性的類胡蘿卜素,更是食品添加劑,可以用于糕點著色、果汁型飲料、配制酒、雪糕、糖果等。
偏藍色
青黛
青黛是由馬藍、蓼藍或菘藍的葉浸泡發酵后加入石灰水攪拌,將生成的深藍色泡沫撈出晾干即得,富含靛藍類色素,是古代常用藍色染料。青黛多入散劑、丸劑,或用湯藥沖服,如在黃白色的六一散(滑石、甘草)基礎上加入青黛,就成為了碧青色的碧玉散。
總結
中藥湯藥在大家印象中都是黑乎乎的,但事實上,如果處方中多為花、草、葉類中藥,一般為黃棕色或者棕色偏綠;
含有較多種子類或者動物類中藥,會因油脂乳化而偏白;
若含有滋補肝腎或養血的中藥材,如熟地黃、制黃精,則顏色黑而稠。
如上所述,植物里的天然色素和礦物藥中的金屬離子更是會使中藥藥液呈現不同顏色。
中醫博大精深,中藥成分復雜,不同搭配會使中藥湯劑色澤不一,但只要遵循中藥配伍,湯劑顏色并不影響中藥效果,可放心服用。
作者: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 藥師 孫夢茹
審稿專家: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 主管藥師 錢鳳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