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七公
來源 / 節點財經
事關“內卷式競爭”,高層果斷出手!
近日,高層召開會議,策略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將從創新驅動、地方約束、產業布局、行業自律四個方面,系統整治當前多個重點產業中出現的“內卷式競爭”問題。
這一表態從宏觀視角釋放出強烈的糾偏信號,即對各行各業存在的零和博弈、重復建設、低質擴張等現象進行規范和約束,也預示著,我國制造業及新興產業正步入從粗放耕作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過渡期。
而在越卷越烈的車圈,長城汽車掌門人魏建軍很早就洞察弊端,亦多次在公共場合直言,“非理性、無邊界的競爭已嚴重損害車企利益,沖擊上下游,甚至拉低中國品牌的對外形象。”
如今回望,魏建軍再次“神預言”——是真心為行業把脈、鑄魂的人。
01 “內卷式競爭”的代價觸目驚心
浪費資源,加劇內耗、削弱信任、扼殺創新、阻礙進步……毫無疑問,“內卷式競爭”已成為當下全社會的“毒瘤”,其中,又以汽車行業最為具象。
數據顯示,2024年,車企“價格戰”造成直接損失1380億元,顯著削弱汽車行業利潤至4623億元,同比下滑8%,利潤率僅4.3%。
對比之下,豐田2024年的利潤高達2364億元,利潤率為 9.9%,相當于用一人之力,干出了中國數百家車企的半壁江山。
拉長視線,2021年——2024年,汽車行業的利潤率毫無招架之力地墜落,從6.1%到4.3%,再到2025年一季度的3.9%,完美演繹了“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這句話。
3.9%是個什么水平?相當于賣出一臺10萬元的車,我們的車企最后落在“口袋”里的錢,尚不及豐田的40%。
實際上,在無休止、惡性的“價格戰”之下,大量車企都在虧錢。
表面上風光無比的新勢力,也只有理想、賽力斯等極個別選手做到了收支平衡。少數車企,為了搶客戶、奪份額,不惜低于成本價賣車。
這是一擊“自傷拳”,不僅吞噬了行業的健康利潤,也榨干了部分成員的生命力。
《節點財經》不完全統計,最近兩年,就有不下10家車企,面臨生存危機,或者“奄奄一息”,或者提前“烈士”了,諸如遠航汽車、合創汽車、極越汽車、哪吒汽車、高合汽車等。
車企的日子不好過,沖擊的是整個產業鏈。
很多車企為了降本,只能拖款壓價,導致上游供應商流動資金緊張,身小體弱的中小企業往往因無力承受,又無門求路,瀕臨破產。
過去一年,全國半數以上的汽車經銷商“失血”,平均單店虧損178萬元,某豪華品牌經銷商甚至創出月虧一兩百萬元的記錄;超4000家經銷商退網或關門,日均倒下10家。
北京某寶馬4S店負責人難掩苦澀:"賣車就是在燒錢續命。"
觸目驚心的代價,讓專注造車35年的老將魏建軍痛心疾首。
愛之深,則為之計深遠。自2024年以來,魏建軍一再站出來疾呼:“這種無底線的降價,都不盈利。企業不盈利,哪有走得遠的。”“任何商業都需要有利潤賺錢造血持續投入才能得到發展。”
他領導的長城汽車以身作則,不追逐泡沫,選擇一條克制的路徑,也收獲來自市場的犒賞。
財報披露,2024年,長城實現營收2021.95億元,同比增長16.73%;實現利潤126.92億元,同比增長80.73%;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77.83億元,同比增長56.49%。
02 用戶終將為耐久性買單
單純地拼價,一味地便宜,亦不乏有廠商鋌而走險,偷工減料、財務造假等,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產品瑕疵叢生,嚴重損害用戶權益,也威脅產業安全。
比如,某新能源車企虛標續航里程,實測縮水40%,遭到車主集體維權;某新勢力“月銷3萬卻召回2.8萬輛”;為了沖榜造勢,某自主品牌隱瞞新車已與第三方簽訂合同并投保交強險的事實,涉嫌將已上險車輛二次出售……
面對此情此景,魏建軍毫不諱言地指出:“當一個事物,一個社會彌漫著那些說假話、到處是謊言的時候,一定得不到健康發展。長城汽車一直秉承誠信第一的原則,我們一直在踐行對國家、對社會、對用戶的誠實和信用。”
同時,他公開質疑各色排行榜的片面性和水面下的暗箱操作,呼吁公布投訴率、納稅額等多維準繩;揭露競品排放不達標問題,不恥于妥協交易。
在魏建軍看來,汽車作為大宗消費品,但絕不是快消品,“用戶終將為耐久性買單”。
長城汽車本著求真、求是的態度,把握有的放矢的原則,把錢花到該花的地方,在該“卷”的靶心用心卷。
當行業沉迷激光雷達堆料,冰箱沙發大彩電的繁華表象時,長城汽車卻將98億元研發經費中的相當比例,砸向了底盤防銹工藝、車身高強鋼占比這些"看不見的質量"。
在長城汽車分布各地的技術中心和生產基地,工程師們孜孜不倦地鉆研如何讓車身焊縫的抗扭剛度提升5%、如何讓底盤防銹涂層多抵御300小時鹽霧腐蝕。
據《節點財經》了解,長城汽車的眾多指標都高于國家強制標準:A柱強度達到1500MPa—2000MPa,國標通常為900MPa—1500MPa;車頂抗壓普遍在4倍以上,國標為整車整備重量的3.0倍或45.0kN(取較小值);2025新版國標要求電池在單體熱失控后需提供報警信號且不起火不爆炸,而其采用多通道定向排氣設計,即使內部電芯發生熱失控,也能快速排出高溫氣體,防止熱擴散……
這樣的例子太多,就不一一盡數。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戶總會給出客觀評判,亦會真金白銀地投票。
長城汽車的投訴率遠低于行業均值21.3%;
J.D. Power 2023中國車輛可靠性(VDS)研報中,長城汽車以135個PP100(每百輛車問題數)位列自主品牌魁首;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證實,長城汽車三年平均保值率較新勢力高8-15個百分點。在二手車市場,坦克系列憑借三年平均保值率61.53%,遙遙領先;
2024年,長城汽車單車收入16.38萬元,較2023年再增加2.30萬元;毛利率19.51%,同比上升1.36個百分點,帶動單車利潤至1.03萬元,較2023年多賺0.46萬元。
03 行業迎來“覺醒時刻”?
把頭埋進沙子里,并不能真正躲避危險;掩耳去盜鈴,也不會真正讓鈴鐺不響。
當“工業上的明珠”迷失在無序混沌和虛妄喧囂中,我們需要拿著火把,敢于撥云見霧的人。
誠然,魏建軍頻頻發聲的舉動也引起了不小的輿論爭議,有人質疑他“破壞和諧氛圍”。但不可否認的,這在較大程度上,推動行業走出“唯銷量論”、“彎道超車”等認知誤區,迎來“覺醒時刻”。
現在,愈來愈多的車企意識到“價格戰”不可取,“放血式”的打法終究是飲鴆止渴,只有回歸商業本質和造車初心,用價值的“茅”撬動市場的“盾”才能行穩致遠,大家也開始不自覺地談質量、談品控、談用戶體驗。
具體要怎么做?造車至今35年的魏建軍已然做出表率,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而是沉心靜氣修煉內功。
一方面,以大理想、大責任、大格局的“大我”定位和眼界,海納百川,虛心向高手學習。
魏建軍曾坦言,“我們的產品在用戶的口碑里邊有‘標簽’—— 皮實、耐用,但是要是跟國外的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碰到更優秀的對手,長城汽車秉持取長補短的精神,放低姿態,從優秀前輩處汲取精華、雙方資源互補,比如和寶馬“聯姻”,和網絡埃米爾福萊(Emil Frey)集團、英之杰等合作,尋求效率、效益最大化。
《節點財經》獲悉,長城汽車技術中心的“人才庫”擁有 1萬余人,包含歐美、日韓等多個國家的近百人外籍專家團隊。
尊因循果,這又為長城汽車走出國門,融入世界,拓展成長半徑打下基礎。
另一方面,依托自身稟賦和努力,自力更生避免“卡脖子”,逐步構建起從源頭材料(光伏、太陽能、氫能等)→核心部件(內燃機、電機、電池、芯片等)→軟硬件(算法、智駕、智艙等)的閉環,形成高度協同,能量可循環的生態壁壘,全覆蓋汽油、柴油、混動、純電、增程等汽車動力形式。
企業蓬勃生長離不開背后的技術支撐,長城汽車的專利數量持續引領行業。
2023年全球汽車專利大數據平臺榜單上,長城控股以專利公開量達6888件,專利授權量達4665件,連續三年穩坐中國民營車企集團頭把交椅。
新能源汽車領域,長城控股專利公開量達1838件,專利授權量達1375件,同樣連續三年獲在華車企拔得頭籌。
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2024年,長城汽車海外銷售為45.41萬輛,同比增長44.61%,占總銷量的比重擴大到36.8%,接近四成。
這從側面反映出,長城汽車的硬實力與本土化運營能力得到廣泛認可,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加速蔓延。
老兵不老,仍然沖鋒一線。
拒絕短期狂歡,堅決捍衛秩序,魏建軍的“人間清醒”,撕開了行業“內卷式競爭”的遮羞布,更在產業治理層面投下了一枚思想核彈。
當監管的利劍遇上“開悟”的行業,也意味著魏建軍的吶喊終于聽到了回響,中國汽車這場延續多年的“高燒”,正草蛇灰線地展露“燒退”跡象,邁向健康、有序的軌道。
*題圖由AI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