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觀汽車
2025年5月,魏建軍再一次站上行業話題的中心。這一次,是因為他的一句“不該上這個牌桌”。
兩年前的“技術爭端事件”曾讓他飽受爭議。當時輿論滔天,結果卻遲遲未見。如今他再提這件事,是在另一個時點。不是出于控訴,而是一種更深的無奈。
“不是我在等,是行業在等。”他說。等一個說得清楚的真相,等一個可以照見未來的答案。
這句話,是對行業的不忍,也是對自我的解剖。
魏建軍并不希望成為“孤膽英雄”。在長城汽車董事長的位置上,他更愿意用財報和產品說話。但這幾年,他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話筒前,替行業說話。
他說行業內卷、說供應鏈被壓榨、說價格戰是“自毀長城”。很多同行私下表示認同,卻選擇沉默。他一度也感到“孤獨”:既然沒人愿意點破,那就繼續沉默吧。但有些問題,不點破就只能持續惡化。
于是他一邊穩住長城的盈利線,一邊不斷呼吁行業回歸常識。他知道這條路走起來很難。“如果一個產業不允許說真話,這個產業遲早要出事。”他曾說。
如今,這種聲音正在獲得回響。國家發改委開始強調“行業自律”,中汽協連續發文聚焦反內卷,媒體與輿論也開始反思“增長崇拜”。魏建軍的觀點,不再是“特立獨行”,而是漸成共識的某種前奏。
魏建軍過去是個寡言的人,他或許并不喜歡麥克風,但他知道,要充分的適應新媒體的節奏,況且很多話現在必須要說。
在企業家普遍謹慎發聲的時代,他的坦率顯得格外珍貴。他曾公開表態:“寧愿被罵,也不愿看到中國制造在全球被誤解。”
這不是高調,而是清醒。在一場產業轉型的博弈中,誰還能堅持價值判斷,誰就有可能贏得未來。
魏建軍,也許不是唯一的“發聲者”,但他讓這場討論有了最早的回音。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