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巡查發現,國賓豪庭北側陡坡出現裂縫擴大險情,直接威脅下方居民區安全,請求上級協同處置。”
“報告指揮長,轄區國賓豪庭北側陡坡地災點出現裂縫,且有擴大趨勢,恐發生大面積坍塌,建議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聯動石油路街道協同處置,疏散渝中區居民。”
“同意啟動預案,并通過‘141’基層智治平臺協同石油路街道聯動處置。”
5月23日下午,一場緊張有序的汛期地質災害聯合應急演練在九龍坡區渝州路街道與渝中區石油路街道交界地帶展開。此次演練模擬汛期地質災害事件,通過跨區域、多部門協同作戰,全面檢驗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和實戰性,為毗鄰區域防災減災工作積累寶貴經驗。
數字賦能 全流程高效響應
演練以“預警上報”拉開序幕。
15時,網格員巡查發現陡坡裂縫擴大險情,立即通過基層智治平臺上報信息并附上現場照片。指揮中心迅速啟動“風險一張圖”,調取周邊監控和氣象數據,同時連線網格員核實情況。
“國賓豪庭北側陡坡裂縫有擴大趨勢,已聯系石油路街道支援!”網格員的實時匯報讓指揮中心快速研判,指揮長當機立斷:“啟動應急預案,聯動石油路街道協同處置!”依托“141”基層智治平臺,事件信息一鍵推送至石油路街道,兩街應急指揮部同步聯動,借助“數字沙盤”動態模擬災害發展趨勢,規劃“國賓豪庭側門→應急避難場所”的轉移路線。
多跨協同 全要素實戰練兵
“現場搶險組設置警戒線!”“交通疏導組實施交通管制!”“群眾轉移組優先引導老弱病殘群眾!”指揮中心通過“多跨調度”模塊向各小組下達指令。15分鐘內,警戒線、臨時排水溝、沙袋等搶險設施部署完畢;陡坡入口封閉,周邊交通管制到位;32戶居民在工作人員引導下有序轉移至避難場所。醫療救援組同步搭建臨時醫療點,備齊急救物資,確保萬無一失。
“報告指揮長,群眾已轉移完畢!”“現場管控區域已劃定!”各小組通過單兵設備實時回傳畫面,指揮部大屏上,救援人員正對低樓層住戶進行二次排查,物業人員手持喇叭指引路線。17時,經專家組評估,險情暫時穩定,應急響應解除。
復盤提升 織密防災安全網
演練結束后,兩街道指揮長牽頭召開復盤會議,針對預案銜接、響應速度、群眾動員等環節提出優化建議。“跨街道協同的關鍵是打破數據壁壘和流程梗阻。”渝州路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整合兩街應急資源,完善“一鍵聯動”機制,確保災害應對“無縫銜接”。
此次應急演練不僅是兩街道協同作戰的能力檢驗,更是雙方深化毗鄰黨建合作的縮影。過去,因行政劃分形成的“楚界漢河”,讓交界地帶成為城市治理的“真空區”。游攤占道、噪音擾民、邊坡隱患等問題長期困擾居民。2023年以來,渝州路街道與石油路街道以黨建為紐帶,創新構建“六聯”工作機制(組織聯建、城市聯管、平安聯防、風險聯處、項目聯動、資源聯享),推動治理從“物理拼接”邁向“化學融合”。
記者手記>>
攜手相牽
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徑
“跨區聯動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渝州路街道黨工委書記余健翡表示,未來,兩街道將深化數字化賦能,拓展毗鄰黨建應用場景,在應急管理、民生服務、環境整治等領域形成更多標志性成果。隨著兩街合作的不斷深入,兩個街道尤其是兩個區域相鄰街道的地帶正蛻變為“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高地,為超大城市中心城區現代化治理提供了生動范本。
一次演練,彰顯責任擔當;一項機制,破解多年頑疾。渝州路街道與石油路街道以毗鄰黨建“小支點”,撬動區域治理“大格局”,生動詮釋了“1+1>2”的協同效應。在黨建引領下,兩街正攜手書寫跨行政邊界治理的新篇章,讓更多居民感受到“邊界無界、服務無限”的城市溫度。
上游新聞記者 王渝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