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江門市蓬江區杜阮鎮
江杜東路北側,
珠三角環線高速西側交匯處的
北蘆大坑工業區,
從“三舊”改造方案獲批到
5棟主體建筑全面動工僅歷時數月,
目前其中1棟已率先封頂!
在蓬江區杜阮鎮北蘆大坑工業區,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空間革命”正以雷霆之勢推進。這片沉寂多年的低效工業區,在“蓬江鐵軍”的破局攻堅中煥發新生,成為“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落地見效的鮮活注腳。
速度背后,是蓬江干部“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硬核拼勁。蓬江區自然資源局、杜阮鎮、北蘆村三級聯動,以刀刃向內的改革魄力踐行“工改”戰略。主要領導掛帥督戰,專班成員聯合推進,每周例會緊盯進度、逐項攻堅,硬是在錯綜復雜的利益協調中闖出新路。正如區委全會所號召:“‘萬畝千億’‘工改’園區是產業平臺建設的主戰場,必須拿出鐵的決心、鐵的作風!”。這份“蓬江速度”成績單背后,正是鐵軍精神在土地戰場上的生動寫照。
項目改造前面貌
破舊立新:
從“散亂污”到“新高地”的蛻變
北蘆大坑工業區始建于1992年,45畝土地上曾遍布60余幢簡易星瓦廠房。歷經三十年風雨,這里一度成為區域發展的“痛點”:建筑散落無序、空間雜亂無章,安全隱患與環境衛生問題交織,如同一塊蒙塵的璞玉。
而今,隨著機械臂揮舞、塔吊林立,一座座現代商業辦公集群正拔地而起。3.5萬平方米的現代化空間將重塑北蘆天際線,200個就業崗位在此孕育,村集體年租金收益預計增長逾420萬元。更令人振奮的是,這場“空間革命”并非簡單的推倒重建——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碎片化土地被整合為連片產業平臺,老舊廠房與數字產業、現代服務業的共生共融藍圖徐徐展開。
項目建設現場:北蘆大坑工業區改造項目如火如荼推進
改造后效果圖:現代商業辦公集群效果圖預示產城新生
蓬江鐵軍以鐵肩擔起改革重任,用鐵腳板丈量發展之路。接下來,蓬江區將繼續堅持“規劃領航、創新賦能”理念,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筆,以“全域+工改”為墨,通過落規劃、騰空間、聚產業等整治措施,破解園區土地資源碎片化、低效化發展難題,打造一批高價值產業園區,推動產業用地從“低效”到“高效”,繪就“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新畫卷。
編輯 | 蓬江發布編輯部
來源 | 蓬江區自然資源局(通訊員/李惠云、陳玉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