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今天,句容的她登上《新聞聯播》!

0
分享至


今天

句容的她登上央視《新聞聯播》!

5月23日

央視新聞頻道《新聞聯播》欄目播發:

《國務院新聞辦舉辦“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

句容市果牧不忘農場總經理華夢麗(中間)

參加了見面會

今天(5月23日)下午3時

中國發布視頻直播了這場見面會


(掃碼可觀看直播詳情)

記者見面會上

華夢麗是這樣介紹自己的

江蘇省鎮江句容市果牧不忘農場

總經理華夢麗


(徐想攝)

大家好,我叫華夢麗,是一名來自江蘇省鎮江市的“95后”新農人。從我的外表看,大家可能很難把我和農田聯系起來,但其實今年已經是我扎根農村的第十個年頭。2013年高考結束后,我選擇到鎮江去上大學,學習園藝技術專業,2015年年底進入實習期,我義無反顧留在了給予我知識的第二家鄉——江蘇鎮江,帶領我的4名同學一起留在了農村這片熱土,開啟了我們的農業創業之路。

起初,我們了解到傳統的種植農業模式比較單一,想掙錢比較難,于是在2016年我們將種養緊密結合,發展了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結合農業現代化機械建設了果牧高標準農場千余畝。2018年,我們自主籌建了植物組織培養室,優化草莓苗繁育技術并實現量產。2020年,我們進一步延伸農業產業鏈,累計幫助農戶完成農產品銷售513萬斤。我們看著農戶的農副產品從原來的滯銷、很便宜的價格就賣了,到現在已經完全可以執行我們的生產標準并將其納入訂單采購體系,我們帶著他們“以銷定產”,采取“包種包銷”模式,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此外,我們還打造公益農場,先后培訓學員2萬余名,我們還自發組織成立了助農服務隊,免費技術性扶持農戶700余戶,輻射面積達4.2萬畝。

扎根農村創業的十年間,我深耕生態循環農業,以科技興農帶領農戶深挖土地價值,累計帶動農戶就業400多人次,吸引了67名年輕同志返鄉從事農業。我們也正以自己的方式,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農村、投身農業、服務農民,也希望可以和他們一起在鄉村扎根、在鄉村開花,在鄉村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成為田野上的希望。謝謝!

極目新聞、21世紀經濟報、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進行了提問

華夢麗是怎樣作答的

一起來看↓

Q

農業是很辛苦的行業,作為一名“95后”,您當初為什么選擇回農村創業?現在很多年輕人愿意投身“三農”事業,你對他們有什么建議?謝謝。

A:

感謝您的提問,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當時為什么選擇去農村創業。聊到這個,不得不追溯到高中,我高中時候家里有從事農業相關工作的,高中每年寒暑假就幫家里賣水果,風吹日曬,感受到做農業的辛苦,但是由于家里沒有人懂農業相關技術,導致了連年虧損。我也在那個時候下定決心學農創業、扭虧為盈。再加上自己本身對農業很感興趣,于是在2013年高考結束后,我到鎮江上大學,選擇園藝技術這個專業。在一開始的學習中,自己也很迷茫,不知道學完之后怎么干,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讓我見識到現代農業的魅力。于是在2015年11月進入實習期后,義無反顧帶著所學知識和技術與同班同學一起,選擇了農村這方熱土,創辦了現在的農場。

要跟現在年輕人分享的有兩點體會。第一,要抓住機遇。作為一名扎根農村一線的創業青年,我覺得自己很幸福很幸運,正趕上了我們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的好時候,鄉村振興戰略給我們年輕人帶來了很大機遇,讓我們年輕人建設鄉村,抓住這個機遇我們選擇回到農村,也是因為年輕人的加入讓現在的農業和農村煥發了無限生機。第二,不管在任何行業都要苦干實干。我自己在農業上一直有一個工作宗旨,書上看百遍不如地里干一遍。我記得2018年8月16日那天下暴雨,有幾個種植戶給我打電話說,自己家田里的草莓苗莫名其妙大面積死亡,問我們怎么辦?農業的技術問題就得在田里才能說得清楚,我就開車到地里查看情況,現場看了以后很快給出了解決方案。回去之后我們說干就干,籌建了植物組織培養室,8月中旬正好是夏天,溫度很高,組培過程中有很重要的一環叫“滅菌”,滅菌鍋的執行標準要達到121攝氏度,滅菌鍋的高溫加上室外的溫度,整個滅菌房就跟桑拿房一樣,我們在這樣的“桑拿房”里面前前后后待了3個多月,嘗試了上百種配方,終于研究出了適合我們草莓苗各個階段生長的配方,也為我們后面的草莓苗事業做了很好的鋪墊。謝謝。

Q

各位都是來自農業生產一線的代表,你們推動農產品穩產增產方面有哪些經驗做法?讓大家吃得飽、吃得好、吃得更健康。謝謝。

A:

前面幾位代表給大家分享了從田里到塘里再到村里是怎么干的,作為一名“95后”我想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年輕人在農村是怎么干的。

對于吃得飽,我們采用現代化種養模式,向土地要效益,用科技提產量。在吃得好方面,我們及時優化產業結構,豐富種植種類,用所學穩定生產。現在我們果牧可以做到全年不斷檔、多元化供應。我相信,吃得健康、吃得放心是大家現在非常關注和關心的話題。我們本身采取生態循環模式,農場就是一個小生態圈、循環鏈,并且生產過程中嚴格執行綠色生產標準,目前擁有多項綠色食品認證,我們的生產理念也在潛移默化影響周邊很多的種養大戶。當地也探索了一條新的綠色發展道路,就是生物多樣性農業,我們農場現在的野生小動物就有30多種,生態非常好,再加上我們這樣的種植技術,從種到收融入匠人匠心精神,讓我們產出的果品和農副產品質量更好。環境好了,生態好了,我相信,生產出來的農副產品肯定能讓大家吃得更健康、吃得更放心。謝謝。

Q

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心任務,各位代表都在農業農村各自領域發揮著積極作用,請問你們如何發揮自身優勢,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謝謝。

A:

我分享一下我們怎么帶農民既富口袋又富腦袋的。初到農村的時候,當地是沒有什么年輕人的,村上老人的年齡偏大,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最多打零工或者在自己家門口種點菜,養幾只雞。我們出于兩方面的考慮,也確確實實想給農民增加收入,幫他們改善生活,所以我們向他們提供工作崗位,近10年時間,我們累計向農民提供了400多個工作崗位,現在在我們這邊務工的最年輕的已經67歲了。我們農場固定用工47人,他們常年在我們這兒務工。現在恰逢我們疏果套袋和除草階段,所以臨時和季節性用工量非常大,現在一天大概需要100-200人的臨時性用工、季節性用工。一般像夫妻倆都在我們這邊務工的話,一年有近10萬元的收入。這10年時間,我們也看到大家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蓋了新房,買了小轎車,日子越來越好。光富口袋還不行,還要富腦袋,現在村上老人的觀念發生了非常大的轉變,從一開始我們去的時候的不信任、不認同,到現在打成一片,從一開始想自己的孫子孫女好好學習、趕快逃離農村,到現在也希望自己的孫子孫女可以學有所成,回來跟我們一起干、一起建設農村。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我們也是盡可能教他們很多機械化、現代化的技術,讓他們不再不科學種植、盲目種植,而是種一些附加值高的農副產品,納入我們的訂單體系,我們對他們采取“以銷定產”“包種包銷”模式,實現農民創收。謝謝。

內容來源 | 央視新聞聯播、國新網、中國發布

編輯 | 張萌萌

校對 | 許鵬鋒

審核 | 王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句容發布 incentive-icons
句容發布
中共句容市委宣傳部官方平臺
11635文章數 15385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淀区| 绥德县| 理塘县| 平南县| 唐河县| 耿马| 札达县| 甘南县| 黄梅县| 隆昌县| 任丘市| 石家庄市| 晋城| 双江| 拉萨市| 沙湾县| 托克逊县| 大名县| 依兰县| 富蕴县| 汝城县| 嵊泗县| 绿春县| 辰溪县| 沧源| 威信县| 集贤县| 仁化县| 鹤庆县| 和顺县| 老河口市| 江津市| 盐池县| 霍州市| 漠河县| 平潭县| 长岛县| 九龙县| 育儿| 准格尔旗| 连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