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虹口區北外灘濱江的2025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主市集現場,游客云集。虹口區委宣傳部供圖
2025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主市集“反詐咖啡”攤位前,民警向游客遞上“反詐咖啡”。
上海市公安局邊防和港航分局供圖
清晨,在特色手沖咖啡的香氣中驅散困意,喚醒沉睡的思維;午后,欣賞精彩的咖啡拉花表演與傳統剪紙藝術的跨界聯動;傍晚,沉醉于黃浦江畔激情澎湃的樂隊演奏與露天電影交織的光影世界中……不久前,在上海市虹口區北外灘舉辦的2025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主市集現場,游客們在飲咖、賞景、游覽中探索“無界”樂趣,不僅體驗著“咖啡+萬物”的生活新范式,更收獲了虹口咖啡文化帶來的松弛感。
實際上,除此人氣活動,虹口與咖啡的故事還有很多。日前,中國城市報記者走進虹口,探尋其深厚的咖啡文化,解碼其如何在當下助力城市消費增長、進一步豐富城市生活體驗。
香飄百年
彰顯海派文化特色
虹口與咖啡的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846年。這一年,位于今虹口區黃浦路的中國證券博物館前身——禮查飯店(后更名為浦江飯店)建成。同年,這一上海最早的現代化酒店首次將咖啡室與客房、餐廳融合,使人們能夠在一體化的空間里閑談玩樂。該舉措在當時頗受歡迎,不僅有效推動了咖啡文化在滬傳播,也由此開啟了虹口與咖啡的百余年情緣。
從西商飯店的創新引入,到1876年廣東人“勝仔”將設在虹口老大橋直街的夜宵店更名為“生昌架啡館”(“架啡”為咖啡當時的音譯),咖啡文化在虹口這片土地上逐漸本土化。1886年,在今東大名路一帶開業的“虹口咖啡館”吸引了區域內大量外國水手和僑民前往,成為中外友好交流的一座橋梁。
歲月流轉,虹口區內的咖啡館也隨著時代的腳步不斷豐富文化內涵。20世紀初,魯迅、郁達夫等文人常在今虹口區北四川路和多倫路交界處的“公啡咖啡館”引經據典、針砭時弊,思想的火花在字句碰撞中迸發,熾熱的情感在言語交鋒中激蕩。智慧與咖香氤氳不散,咖啡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學在彼時交融。
創辦于1939年的白馬咖啡館地處虹口區提籃橋,由猶太難民魯道夫?莫斯伯格夫婦出于躲避納粹迫害而建。據了解,1938—1941年間,上海接納了近兩萬名來自歐洲的猶太人,這些猶太難民大部分集中在虹口的提籃橋社區,并在此組織起了猶太難民社區。1939年,從維也納逃亡至上海的魯道夫?莫斯伯格夫婦,以風靡家鄉的歌劇《白馬旅店》為靈感創辦了白馬咖啡館。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此咖啡館不僅發揮了飲食、休閑等基礎功能,更成為猶太難民們的“精神花園”。其不僅見證了不同民族之間的互助溫情,承載著上海作為 “東方諾亞方舟”的人道主義光輝,也詮釋了上海咖啡文化的包容與革新。
據了解,在上海最早的3條咖啡街中,就有2條位于虹口。而今,這些街道穿越歷史的塵煙,靜靜地訴說著虹口的咖啡往事,由此形成的歷史文化亦成為海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跨界聯動
豐富文旅消費體驗
超350個展位匯聚眾多優質咖啡品牌,演藝演出、體育競技、文旅體驗、潮流文創、露天電影、非遺展示、特色美食等多元業態交織……在前不久的“五一”假期里,2.3公里水岸線、2.4萬平方米的虹口北外灘濱江空間熱鬧非凡。作為2025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的主市集,全市規模最大、業態最豐富的“咖啡+文旅商體展”聯動活動在虹口北外灘沿岸精彩亮相,通過打造“看得到景、望得到水、喝得到咖啡、守得住記憶、能觸摸未來”的“無界社區生活”模式,融合多種業態、融匯多元文化、融通多維圈層,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場以咖啡為紐帶的文化盛事。
咖啡杯碟套裝、藝術胸針,還有以雷士德工學院外立面為靈感,呈現裝飾主義風格建筑線條與色彩的絲巾……此次咖啡節上,上海北外灘(集團)有限公司的攤位前人流涌動,一眾精美的文創展品吸引了來往人群的目光。
上海北外灘(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中國城市報記者介紹,這是“摩登北外灘”全新系列產品的首次亮相。該系列產品融合了海派文化韻味與北外灘在地特色,設計靈感取自北外灘的經典文化符號,以摩登語言展現時代氣息,傳遞北外灘獨有的文化魅力與創新精神。依托北外灘豐富的歷史建筑資源與深厚的海派文化底蘊,北外灘文旅已陸續推出“筑語北外灘”“再創雷士德”等主題系列文創產品,涵蓋上海大廈、上海郵政總局大樓、河濱大樓、浦江飯店(中國證券博物館)、雷士德工學院、耶松船廠、高陽大樓、世界會客廳等區域地標,產品類型包括文具套裝、冰箱貼、帆布袋、香氛蠟燭、窗欞書簽以及建筑師筆記本等,兼具設計美感與文化意蘊。
據介紹,北外灘文旅還攜手“北外灘雅遇公寓”聯合推出原創文創IP“小貓Domi”,進行品牌展示與衍生品創作。憑借其溫暖治愈的形象與可愛風格,“Domi”深受年輕群體與愛寵人士喜愛,逐漸成長為北外灘文化生活的新符號。
“向左眺望,浦東的摩天大樓盡收眼底,向右即可欣賞浦西的萬國建筑博覽群。這里不僅咖香四溢,風景也堪稱一絕,‘世界會客廳’名不虛傳!”專程從北京趕來的咖啡愛好者張先生對中國城市報記者感慨道。他口中的“世界會客廳”正是虹口北外灘的城市新地標,此番面向公眾開放50個參觀名額,使市民和海內外游客有機會走進這座承載著百年風華的建筑,領略豐厚歷史人文與當代設計美學的激蕩共鳴。
擁抱公益
搭建文明生活橋梁
“喝下我們這杯‘苦口婆心美式’,就要答應我們看護好各自的這‘三匹馬(碼)’!”上海市公安局邊防和港航分局治安管理支隊民警張佳燕,在此次咖啡節的反詐攤位前賣力吆喝。
中國城市報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民警們一邊向游客推廣反詐APP,一邊為他們遞上自制的“反詐咖啡”,并利用等待制作的間隙向大家普及生活中常見的詐騙類型和手段。“希望這一杯杯提神又醒腦的‘反詐咖啡’能吸引更多人主動來學習和了解反詐知識,讓大家將安全防范意識‘捧在手里、喝進嘴里、流到心里’。”張佳燕說。
除了與防騙教育普及結合在一起,咖啡還與文明實踐場景緊密相連。同樣在咖啡節期間,北外灘濱江水岸還推出了“啟航北外灘”文化宣講活動,帶領市民游客行走于黃浦江與蘇州河交匯處的歷史建筑群中,實地探訪虹口“文化三地”——“海派文化發祥地、先進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的獨特風韻。
此外,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虹口區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與米哈游旗下游戲IP進行跨界合作,通過“文明實踐+游戲元素”的方式,在咖啡“香”伴中吸引年輕人關注城市文明。
虹口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城市報記者表示,希望通過“文化三地”行走宣講,讓市民、游客在行走中觸摸城市文脈——這也是虹口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展示窗口的生動實踐。未來,虹口區將堅持文化賦能,持續以咖啡文化為橋梁,讓城市文化可感知、可品味、可分享,打造全民參與的文明實踐活動樣本,講好虹口故事、上海故事、中國故事。
■中國城市報記者 王 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