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媛的過早離世,讓人許久不能接受。其實很多年輕人對朱媛媛這個名字是陌生的,直到想起那一個個鮮活的角色,才驚覺“原來是她”。
一波一波的紀念出來,更讓人感動。那么多名人寫長文緬懷她,沒有客套,都是真情實感的流露。而且她患癌近五年,不僅大眾不知道,而且和她一起合作的演員、工作人員們都不知道。
以朱媛媛的知名度和好人緣,她太有資格去示弱,哪怕不是為了名利,而是為了“小我”被關注的需求,她也應該去告訴一些人她得病的事情,可是她就是到離開都只字不提。
朱媛媛代表了老一輩演員的一種品質——演員并不是一個光鮮亮麗的身份,而是一個值得敬畏的職業。就像是朱媛媛曾多次提及的中戲第一節表演課的筆記,老師寫給她的:“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演戲。”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朱媛媛的角色,是電視劇《我親愛的祖國》中的張芷若,這部電視劇是以一群西南聯大畢業后出國留學,又回國做貢獻的科學家們的經歷創作的。
我覺得理想的演員就應該是這樣的,塑造能為世間帶來正向影響的角色,而不是用美貌和財富加強大眾對虛榮能量的追求。
朱媛媛的訃告說她“與癌癥抗爭近五年”,這樣算來,她在拍《送你一朵小紅花》和《我的姐姐》兩部電影前后,應該就已經知道自己患病了。
這兩天又回看了這兩部電影,更體會到朱媛媛賦予角色的深意。
《送你一朵小紅花》中,爸爸媽媽給兒子拍視頻的那段戲,是后來加的,朱媛媛的那句臺詞,“面對害怕最有力的反擊就是,認真活好每一分鐘,每一秒鐘”,讓媽媽這個角色豐滿了起來,也是朱媛媛自己的生命宣言。
《我的姐姐》中,朱媛媛飾演的姑媽最后套娃的那場戲也是后加的,讓人物的命運有了一個更加完整的詮釋。
如果不是生命戛然而止,在世俗看來,朱媛媛絕對是命好的那種,考上中戲,在校園就遇到了相伴一生的伴侶,之后生了女兒,雖然算不上頂流明星,但出演的角色個個經典,如果她能長壽,肯定是“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
我寧愿相信,朱媛媛只活到51歲,并不是她命不好,而是她圓滿完成了這一生的任務。人的福報,并不能從壽命長短這一個維度來衡量。她這一生,塑造了經典的角色,感受了人間的溫情,也盡力做慈善布施,已經足夠深厚。
為什么很多人都要經歷身邊親近的人過早離世的命運?是不是太殘忍了?是為了讓我們知曉死亡的存在,進而意識到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操控著命運?
這些離去的生命,是在提醒我們一些功課:誰也保證不了明天還能繼續活在世上,活下去,就要好好度過每一天。
回看朱媛媛在得知自己患癌后的最后五年,她似乎像要把自己燃盡一樣,一部接一部地拍戲,有人會覺得她應該好好休息治療,但她應該是想充分利用自己生命存續的時間,想在這段有限的時間內拼盡全力,好好活著。
誰都不知道命運分配給自己的壽命是多少。
喬布斯的觀點是“向死而生”,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后一天那樣活。
蔡瀾主張活得盡興,反對為了長壽而養生,他說,“讓你活到一百歲吧,讓你安安穩穩地坐在搖椅上望向遠處吧,但是你的腦袋一片空白,一點美好回憶也沒有,這不叫健康,這叫懲罰。”
人不僅要有隨時從容赴死的覺悟,更要是在抱著這種覺悟的同時,不遺余力地好好活著,為他人提供幫助,為世界創造價值。
如果這個世界還需要你,你就能活著,相信自己若能把私心拋掉,每一天都好好感受生命,好好為他人服務,也就會忘掉自己對長壽的貪戀,無論命運的劇本安排我們活多久,都能坦然接受。
恰如《金剛經》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生命的價值不在于長度,而在于如何在無常中創造永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