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終于來了!這車會不會賣爆?會,肯定會,毋庸置疑!可能有人會說,前段時間小米汽車的車禍事件影響很大,連雷軍自己都沒想到影響會這么深;還有人會說,最近很多人批評小米缺乏自主創新,SU7 Ultra 的風道問題被指 “偽創新”…… 但這些跟 SU7 的銷量有關系嗎?沒關系。
為什么有人說小米沒創新?就算如此,比亞迪有創新吧?前段時間發布的漢 L,5 分鐘充 400 公里,1000 匹馬力全程可用,百公里加速 2 秒多,還有諸多黑科技。但為什么這款車大概率不會成為現象級爆款,銷量只會中規中矩?因為它有兩個關鍵短板:一是價格 “中規中矩”,二是顏值過于 “中庸”。比亞迪家族式的 “龍顏” 設計雖有辨識度,但整體風格內斂務實,缺乏讓人眼前一亮的突破。
反觀小米 SU7,像誰不重要,好看才是硬道理。就像女生整容會拿明星照片 “對標”,消費者買車時 “顏值優先” 是最安全、成本最低的選擇。大部分人開車技術一般,也沒體驗過太多車型,對操控、底盤、性能的感知遠不如對外觀的直觀判斷 ——“好看” 就是購車決策的第一生產力。
SU7 的價格定位也很精準:20 來萬,與小米 SU7 保持一致,不算低廉但性價比突出,加上極致的情緒價值營造 —— 從設計稿曝光到上市預熱,雷軍團隊把 “氛圍感” 拉滿,每個細節都傳遞出 “用心”。這種營銷套路小米早已駕輕就熟,從早期手機到如今汽車,屢試不爽。
如今汽車市場早已過了 “質量決勝” 的階段?;叵朐缙诹Ψ囘B方向盤都對不準的粗糙工藝,再看現在電動車,基礎質量差距微乎其微。進入智能電動車時代,產品迭代速度堪比手機:APP 體積、影像數據、游戲性能不斷升級,倒逼用戶 3 年左右就想換車。未來汽車價格會隨產能全球化持續下探,置換周期越來越短,“顏值” 和 “情緒價值” 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所以,當 SU7 設計稿流出時,我就斷言它會賣爆 —— 月銷至少 2 萬臺以上。畢竟在這個 “顏值即正義” 的消費時代,好看的車自帶流量密碼,而小米,最懂如何把流量轉化為銷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