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苗剛冒頭可別只顧著樂呵。眼下不少鄉親看著地里密密麻麻的小苗直咧嘴,卻不知道后面的活兒才是關鍵。間苗這步要是漏了,苗子擠成“疙瘩堆”可不行。
小苗高10厘米左右就得動手,弱苗、病苗全拔掉,留下壯實的,間距得保持15到20厘米。
別嫌麻煩,苗子太密互相搶陽光養分,最后全長得細高稈,風一吹就倒,結莢也少。
除草更是不能偷懶,雜草瘋長比芝麻快多了。草根纏著芝麻根,肥料都被搶跑,苗子焉巴巴的沒精神。看見小草就趕緊薅,千萬別等草長到半人高,那時候補救就晚嘍。
澆水也有講究,芝麻苗期怕澇又怕旱。
澆水得“少量多次”,土干了再澆,澆透就行,可別天天澆壞了根。
太陽毒的時候也不能不管,苗子曬黃了就難恢復,產量直接受影響。
施肥關鍵在開花結莢期,這時候苗子最“饞”。每畝撒10斤尿素,或者澆發酵的淘米水,肥夠了莢才飽滿。但肥不能亂施,燒了苗就得不償失,老鄉們可得記牢。
防蟲防病更是重中之重,葉子長黑斑、招蚜蟲都得早處理。摘病葉、打藥要及時,不然整片地都跟著遭殃,減產可不是小事。
芝麻桿細頭重,結莢后容易倒伏,防倒工作要提前做。
開花前給根部培土,或者插竹竿綁繩子,別等暴雨來了才著急。
選地也有門道,高坡或沙土地最適宜,黏土地、低洼地種了準吃虧。
輪作別忘了,和玉米、紅薯、大豆換著種,隔3年以上再種芝麻,病害少一大半。整地得精細,土塊打碎、地面整平,排水溝開好,下雨不積水才行。
種子處理別馬虎,曬1 - 2天殺菌又提活力,摻細沙撒種不密不稀。江西、三明等地的經驗都證明,輪作和選抗病品種能減少50%以上病害。夏芝麻畝播量0.
2到0.
3公斤,秋芝麻稍多,播對量苗才齊整。基肥要施足,復合肥、農家肥搭配好,苗期花期追肥跟上,苗子才有勁長。葉面肥也不能少,盛花期噴磷酸二氫鉀,保花保果效果看得見。
鄉親們都知道,芝麻“嬌氣”得很,哪一步跟不上都影響收成。現在多費點工夫,秋天就能多收幾麻袋,劃算得很。有人可能覺得步驟太多嫌麻煩,可老把式都說“三分種七分管”。
你不管它,它就不管你,收成擺在那兒,偷懶可沒好結果。具體咋操作?
老鄉們田里見真章,多問問村里的種植能手準沒錯。
數據擺在這兒,連作一年發病株率能到50%,兩年就高達80%,輪作多重要不用說了吧。選對品種也關鍵,金黃麻、贛芝系列這些抗病品種,種了省心又高產。播種時間別記錯,夏芝麻5月上中旬,秋芝麻7月上中旬,錯過時節苗難長。
澆水施肥按規矩來,苗子壯實、結莢多,畝產多百八十斤不是夢。說了這么多,關鍵還是得行動起來,地里的活兒等不得。鄉親們趕緊照著這些要點管起來,別讓芝麻“受委屈”。
關注天氣號,后續天氣變化和管理技巧隨時看,種芝麻更有譜。
以上經驗供參考,具體種植還得結合自家地塊情況,祝大家都有好收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