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收完小麥的華北農戶又忙著播玉米,都想搶時間趕農時。可今年北方糧區異常干熱,河南山東降雨不足往年五成。氣溫飆升到37-39℃,局部甚至突破40℃,這對玉米很不利。
高溫干旱下強行播種,種子發芽成苗就像被"雙殺",出苗率難保。農民都清楚,出苗率關系收成,硬播等于把希望丟進火坑。
田間觀測顯示,連續高溫播種,玉米出苗率平均損失15%-20%。缺苗斷壟死苗爛種常見,就算播得早,旱熱風一來也難成苗。咱不是販賣焦慮,種地不能只看機器快慢,得跟著天氣走。
科學種田就得"見風使舵",今年極端天氣,等雨或及時澆水才對。
專家數據說,適墑播種全苗率能提升10%-15%,畝產多200-400斤。這不是虛的,是實實在在的產量賬,搶種不如等合適墑情。有人問包衣的"藍色種子"是不是不用拌藥,別被外表迷惑了。
農業農村部檢測顯示,市售包衣種防護有短板,害蟲病害仍威脅。
輕信不拌種,野雞野兔啃,地下害蟲咬,苗齊減半很常見。悶種爛籽、根腐紋枯病等風險大,一個疏漏就可能毀了收成。
面對這些情況,得主動出擊,用生物拌種劑能提高齊苗率。像兆如豐系列拌種劑,能縮短出苗期,減少病蟲害發生概率。微生物拌種劑無殘留,還能驅鳥獸,給玉米上了"雙保險"。
農戶反饋,云臺素內脂聯合拌種,病害發生率降30%左右,很有效。那些"上午種下午悔"的例子不少,教訓說明科學方法很重要。
"先等雨再拌種"不是保守,是經驗加科技的共識,得聽進去。有水井的地塊能搶播,但一定要拌種,這是秋后豐收的保障。每粒種子都是希望,今年氣候特殊,得琢磨時令和技術要點。
搶農時不是搶速度,種田人拼的是科學方法,把風險變機會。
高溫干旱搶種可能"搶先掉隊",投入產出算清楚,別盲目行動。用好時機和拌種劑,玉米畝產輕松超1500斤,棒子大顆不禿尖。這才是把田管好,讓莊稼種得放心,科學種田心里才有底。
今年極端天氣下,理性科學是農資投入新抓手,別讓焦急誤事。奔著增收來的鄉親,多留意科學下種細節,別忽視關鍵步驟。讓自己和鄉親乘上豐收快車,這種"懶惰"其實是聰明選擇。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科學播種不折騰,結出碩果才是真。現在該做的,檢查墑情、備好拌種劑、聯系農技站,別拖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